长武:打好“组合拳”稳就业促增收
发布时间:2024-11-06 16:35:0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今年以来,长武县彭公镇始终把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深耕“家门口”就业服务阵地,打好稳岗就业“组合拳”,带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增收致富。
抓政策落实。全面落实务工就业补助和一次性交通补助政策,让符合条件的省、市、县务工劳动力享受到就业帮扶政策的实惠。同时,定期入户为群众宣传、解读务工信息、就业信息等相关政策。截至目前,全镇已发放省外、省内市外、市内交通补助款42.56万元,发放创业就业政策宣传册3000余份,提供岗位信息200余条,覆盖招工企业100余家,增强了群众对创业就业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强技能培训。邀请省、市、县相关专家开展技能培训,举办了果园管理、家政服务、手工艺品制作、电商直播等技能培训班,提升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增加务工就业机会。同时,积极探索“培训+就业”一体推进模式,开展政校企合作,解决了培训成效不明显、就业效果不佳等问题。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培训60余次,促进就业420人。
重产业创业。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成功人士返乡创业等途径,引进槐庄村凌毅服装加工厂、洁力仕清洁用品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轻型加工业,采取农忙务农、农闲务工等方式吸纳群众就近就地就业,让群众通过做小工、打短零工等多种形式,赚取劳务工资。凌毅服装加工厂、洁力仕清洁用品有限公司投产运营以来,共带动群众就业300余人,促进群众每月平均增收3200元。
稳公益性岗位。紧盯脱贫劳动力和重点就业帮扶对象,合理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困难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建立健全各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动态管理和考核激励机制,统筹使用好扶贫公益专岗、护林员、爱心协管员等岗位。严格推行动态管理机制,及时清退不符合公益性岗位条件的人员。今年以来,该镇共帮扶安置扶贫公益专岗212人、护林员46人、爱心协管员17人、光伏公益岗44人,让公益性岗位成为就业困难人员的“兜底保障”。(供稿:长武县彭公镇人民政府 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