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区 守护北大门
发布时间:2024-11-20 16:26:1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在京广铁路线从湖南省进入广东省后,第一个经过的城市就是乐昌市。乐昌是广东省辖县级市,韶关市代管。地处南岭山脉南麓,粤北边陲,毗邻湖南,是珠三角辐射内地和内陆各省区进入广东的“桥头堡”,素有“广东北大门”之称。我所在的广州通信段乐昌通信工区管辖范围北起坪石站,途径罗家渡站,土岭站,安口站,乐昌站等站,南至梅村站,一共7站。多为山地地貌,所以铁路隧道较多,其中最为著名的也是最长的是1987年5月6日建成通车的大瑶山隧道,全长14.3公里,是当时中国最长的铁路隧道。大瑶山隧道的开通,缩短了铁路路程约15公里。
我刚参加工作就分配到了乐昌通信工区。望着周边连绵的山峰,我心里不禁唉声叹气:寒窗苦读十几年,难道我就要在这山窝窝里过一辈子了吗?“小伙子,是不是对分配在小城市很失望呀?”工区工长肖立伟似乎一眼就看穿了我的心事。我尴尬地低下了头,脸也红了。“不要紧,慢慢你就能体会到在这里扎根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我将信将疑地点点头。
我的工长肖立伟今年37岁,2009年部队退伍后分配在乐昌通信工区,一待就是十五年了。他在给我们新工上的第一堂课里讲到:我们工区的工种叫现场综合维护通信工,主要对综合性通信设备进行维护,是铁路运输生产和建设中,利用各种通信方式进行各种信息传送和技术、设备处理的工种。一名优秀的通信工,不仅体能上要会攀爬、能负重、善徒步,在技能上还要会光缆接续、长途光缆测试、电缆特性测试。作业地点在空中、地面、地下都有可能。铁路通信设备作为连接铁路运输行业各系统间有序运行的“神经网络”,所涉及的设备数量庞大、类型繁多。只要有火车经过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铁路通信网络的覆盖。所以,我们通信工的工作非常重要。
在经过了三级安全培训后,工长决定带我们新工到现场参加天窗作业,对乐昌通信机房配电箱第二路交流电缆线进行整治。在天窗施工的前一天,肖工长召开工前会,给我们细心的讲解了这次作业的内容,特别交代了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严禁带电作业,作业过程身体要远离设备带电部位,工具要做好绝缘处理,防止发生触电等等。工长还将天窗所需要用到的工具、需要替换的设备准备齐全。凌晨4点,我们早早的来到了乐昌通信机房进行准备工作。“关于电的事情马虎不得,危及到人身安全”。工长肖立伟一直叮嘱我们。到了凌晨5:20天窗时间点,工长和其他老师傅早已准备就绪。只见肖立伟穿上绝缘胶鞋,打开防雷箱,对三相电源进行了断电。断完电后,又拿万用表和电笔量了起来,在确保没有电的情况下开始了作业。肖工长一手拿着起子,一手拿着扳手,虎虎生风。起子和扳手在他的手中,如同吃饭用的筷子一样,像与手融为一体。三下五除二,就将需要变更的电源线接好,一边操作还一边给我们讲解这一步操作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细节。我和另一位新工睁大着眼睛,悉心听着师傅的教导,认真学习领悟每一步的操作,对哪里不懂的也提出了问题。通过一教一学,迅速的掌握了铁路电路方面的知识。天窗点结束后,工长带着我们走出机房来到站台上,指着呼啸而过的列车,说道:“我们刚刚克服了一个通信设备隐患,保证了列车的安全畅通,是不是非常有意义?”听了工长的话,望着远去的列车,一股强烈的自豪感突然涌上我心头。
(左)肖立伟给新工授课 (右)肖立伟在检查槽道内通信光缆
在见习期间,我跟着肖工长巡光缆线路、处理设备告警、参加应急救援演练、进行光缆接续、开展设备秋鉴……在充实而忙碌中,我逐渐融入了通信工区这个团结的大家庭中,掌握了一名合格的通信工所需的各项业务技能。每次完成一项生产任务,看到列车在身边顺利通行,我就想到了肖工长说的话。是的,我体会到了!我体会到了坚守山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体会到了作为铁路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我也要像襄渝铁路养路工一样,发扬铁路“巴山精神”,无惧恶劣的自然环境,无惧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秉承“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的信念,扎根山区,安心工作,守护好广东“北大门”。(广州通信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