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墨“城乡融合” 共绘锦绣“乡”程

发布时间:2024-12-03 14:49:3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这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意、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也为我们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为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要锚定改革方向,擦亮山河画卷,在城乡沃土上“执笔蘸墨”,写好乡村全面振兴“大文章”,奋力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展“党建引领”之纸,铺陈“政通人和万事兴”的“共建共治”底色。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执政基石”,是党在基层的“神经末梢”,也是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党建引领的重要性,必须坚决扛起“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以“党旗红”引领“乡村兴”,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同时,需秉持系统思维、强化全局观念,通过统筹布局、上下联动,形成强大合力,不断创新城乡治理共建共享机制,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打造“协同并进、双向奔赴”的新格局,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花结果”。

执“生态优先”之笔,勾勒“千家万户焕新颜”的“和谐共生”轮廓。“要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广大党员干部要常思“兼乎万物,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自觉播撒生态的“文明种”,浇灌绿色发展的“活力水”,让生态的“常青树”枝繁叶茂、蔚然成林,在万千山水的画卷上渐行渐宽,让“绿水青山”成为承载乡村潜力的“金山银山”。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从改善人居环境的“小切口”做出城乡统筹发展的“大文章”,坚持久久为功、行而不辍、发扬“钉钉子精神”,在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污水治理、植树造林等方面下足“细”功夫,加快绘就“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新画卷。

挥“人才为本”之毫,精描“五湖四海聚英杰”的“宜居宜业”线条。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壮大乡村人才队伍”,进一步强调了人才培养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擘画了路线图。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吸引各类人才到广袤农村建功立业,意义重大。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加强本土人才培养,激发“原乡人”的内生动力,有序引导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通过搭建乡村人才锻炼平台、开设“乡土教材”培训课等方式,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要当好慧眼识才的“伯乐”,坚持“引育用留”相结合,全链条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政策春风吸引“新乡人”的驻足,孵化乡村新兴产业的“开路先锋”,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沃土会聚扎根,持续扩大乡村人才储备的“蓄水池”,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和强大动力。

泼“因地制宜”之墨,渲染“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产业兴旺”色彩。“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没有兴旺发展的富民产业,乡村振兴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城乡融合也不是简单的城市扩张或乡村复制,而是基于各自优势与特色的深度融合,让城市在包容与创新中焕发活力,乡村在传承与振兴中留住乡愁。广大党员干部要紧抓产业致富的“牛鼻子”,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通过制定“一村一策”,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力戒“千村一面”“照搬照抄”。应立足当地特色资源与生态禀赋,综合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等因素,在政策、项目、创新三个方面“三管齐下”,通过深耕特色经济、激活品牌势能,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应聚焦休闲文旅、生态种植、智慧农业、直播电商等新兴业态,围绕“乡土、乡愁、乡情”,在城乡融合发展中谱写“望得见青山绿水、听得清鸟鸣莺啼、留得住乡音乡愁、记得住红色历史、闻得到油菜飘香”的乡村振兴华美乐章。(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选调生 李璐含、米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