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路径思考

发布时间:2024-12-03 15:44:1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摘要:本文聚焦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一重要议题,分析当前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实现其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路径,旨在通过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强化实践平台搭建、拓展就业渠道以及提升就业服务质量等多方面举措,助力艺术类高校毕业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在艺术领域及相关行业发挥才能,实现高质量且充分的就业,推动艺术行业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

一、引言

随着我国文化艺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对艺术审美需求的不断增长,艺术类高校招生规模也逐步扩大,相应地,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然而,近年来,由于就业市场的变化,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存在着就业难的情况,如何保障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高质量充分就业不仅能够让毕业生找到与专业契合度高、收入稳定、发展空间良好的工作岗位,而且从整体层面看,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也较多,能够顺利实现就业。而实现就业供需的相对平衡,这对于艺术类人才的培养以及艺术行业的持续繁荣有着关键作用。

二、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机会分析

1. 文化艺术产业逐渐崛起

近年来,影视、动漫、游戏、演艺、设计等文化艺术相关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对各类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例如,影视行业中从前期的剧本创作、场景设计到后期的特效制作等环节,都需要编剧、美术、动画等专业的毕业生参与;游戏行业对于游戏美术设计师、原画师、音效师等人才更是求贤若渴,为艺术类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文旅产业的兴起,各地景区演绎盛行,舞蹈表演人才也成为演艺行业的香饽饽。

2. 社会美育需求增长迅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于美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类艺术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艺术教师的需求持续旺盛。像音乐、舞蹈、绘画等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这些机构从事教学工作,将自己所学传授给更多爱好者,同时也拓宽了自身的就业渠道。

(二)艺术类毕业生面临的挑战

1. 人才供需结构失衡

一方面,部分传统艺术专业,如某些纯美术类专业毕业生数量较多,但与之对应的传统艺术岗位相对有限,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另一方面,一些新兴艺术领域,如虚拟现实艺术、数字艺术策展等,急需专业人才,却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反映出艺术类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2.人工智能技术对部分岗位的冲击

当前,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艺术生就业存在多方面挑战。首先,在创作领域,AI绘画等工具可快速生成作品,使部分依赖传统技巧创作的艺术生面临竞争压力,其身份和价值受到冲击。其次,在教育方面,艺术院校教学内容和方式需调整,以往注重的技巧训练等职业技能教育可能过时,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以区别于AI成为难题。再者,从就业市场来看,一些重复性、模式化的艺术工作岗位可能被AI取代,导致相关就业机会减少,艺术生需重新寻找更具创新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工作方向和领域。

2. 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

艺术行业注重实践操作和项目经验,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已经具备一定实际项目参与经验、能够迅速上手工作的毕业生。而部分艺术类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仍有存在,导致一些毕业生在进入职场初期难以满足企业要求,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磨合与适应。

3. 就业观念有待引导

部分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观念较为狭隘,存在非大城市不去、非知名艺术机构不进的思想,一心追求在艺术殿堂等高端场所就业,忽视了中小城市以及基层文化单位、新兴艺术企业等蕴含的就业机会,造成了就业选择面的人为变窄。

三、实现艺术类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路径

(一)优化教育教学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 调整专业设置与课程结构

艺术类高校应紧密跟踪市场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定期对专业设置进行评估和调整,对于那些市场需求萎缩的专业适当缩减招生规模,同时积极开设与新兴艺术产业相匹配的新专业,如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运营等。在课程结构方面,要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将课程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与企业项目相结合,让学生真题真做,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例如,可以与当地的影视制作公司合作,让影视相关专业的学生参与到公司的微电影拍摄项目中,从剧本创作、拍摄到后期制作全流程参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力量,艺术类高校要注重引进既有深厚艺术理论功底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鼓励在职教师定期到艺术企业挂职锻炼,参与实际项目创作,了解行业最新技术和创作理念,从而更好地将前沿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可以邀请行业内的知名艺术家、设计师、导演等作为兼职教师,来校举办讲座、开设短期课程,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风格、不同理念的艺术创作方法。

(二)强化实践平台搭建,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1. 建设校内实践基地

学校应加大投入,建设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校内实践基地,为不同艺术专业的学生提供模拟职场环境的实践场所。比如,为服装设计专业建立服装工艺实验室、服装展示厅等,让学生可以在校内完成服装设计、制作以及展示等实践活动;为音乐表演专业打造专业录音棚、排练厅,方便学生进行作品录制和排练,提升专业技能。同时,校内实践基地可以通过承接一些社会项目,如为企业设计文化衫、为社区举办小型音乐会等,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锻炼能力,积累作品。

2. 拓展校外实习基地

积极与各类艺术企业、文化机构、事业单位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专业实习,让他们在实习过程中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工作流程以及岗位要求,提前适应职场生活。例如,与当地的博物馆合作,安排文物修复专业的学生实习,使其在专业修复师傅的指导下,参与到实际的文物修复工作中,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并且,通过校外实习基地,还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就业推荐机制,实习表现优秀的学生有机会直接留在实习单位就业。

(三)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

1. 深化校企合作

艺术类高校与企业之间可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除了实习基地建设外,还可以进行订单式培养,根据企业特定的人才需求,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调整,为企业定向输送符合要求的艺术人才。比如,某游戏公司与高校的动画专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高校按照游戏公司对于游戏角色建模、动画特效等岗位技能要求,定制培养方案,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该公司相应岗位工作,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同时,校企合作还可以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共同研发艺术产品、探索艺术创作新技术,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鼓励自主创业

艺术类毕业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和艺术个性,具备一定的自主创业潜力。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创业的引导和支持,开设创业课程,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如市场调研、项目策划、资金筹集等方面的内容。设立大学生创业园,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办公场地、设备设施等资源,同时,积极联系政府相关部门,帮助学生争取创业优惠政策,如创业补贴、税收减免等,鼓励学生在文化创意、艺术设计、艺术培训等领域开展创业项目,以创业带动就业。

3. 拓展网络就业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招聘平台成为重要的就业渠道。艺术类高校要与专业的艺术人才招聘网站以及综合性招聘平台加强合作,及时发布毕业生信息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同时利用大数据等技术,为毕业生精准推送匹配度高的岗位信息。此外,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艺术行业论坛等网络渠道,展示毕业生的优秀作品,提升毕业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用人单位的关注,拓宽就业途径。

(四)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

1. 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建立从大一到大四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大一阶段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了解艺术类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就业前景,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大二、大三阶段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求职技巧辅导等内容,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大四阶段则重点针对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就业选择困惑、签约手续办理等。同时,就业指导课程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除了课堂讲授外,还可以邀请优秀校友回校分享就业经验、组织模拟面试等活动,增强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2. 加强就业信息服务

学校就业部门要广泛收集各类就业信息,通过学校官网就业板块、微信公众号、短信平台等多种渠道及时准确地向毕业生推送。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比如按照艺术专业类别、就业地区、企业性质等进行细分,方便毕业生筛选查找。并且,要加强对就业信息的审核,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毕业生受到虚假招聘信息的误导。

3. 关注特殊群体就业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身体残疾等特殊群体的艺术类毕业生,要给予格外的关注和帮扶。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安排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师了解他们的就业困难和需求,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求职推荐、技能培训等个性化服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就业。例如,对于有听力障碍但在绘画方面有专长的毕业生,学校可以积极联系适合的特殊教育机构或艺术工作室,推荐其就业,发挥其艺术才能。

四、结论

艺术类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关系到艺术人才的成长、艺术行业的繁荣以及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面对当前复杂的就业形势和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优化教育教学体系、强化实践平台搭建、拓展就业渠道以及提升就业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协同发力,构建起完善的就业保障路径,能够有效提升艺术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他们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我国文化艺术产业的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当然,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根据市场变化、行业发展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持续优化和完善这些就业路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就业需求。(作者:河北传媒学院 郭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