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实验小学:科技浸润童心 探索筑梦成长

发布时间:2024-12-10 09:54:2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实验小学始终秉持着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相关方针政策,致力于全方位提升青少年的科技素养。通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极具深度的科普教育活动,在校园内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广泛传播科学思想,积极弘扬科学精神,深入倡导科学方法,有效增强了师生对反科学、伪科学的鉴别能力,切实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理、热爱科学、钻研科学、运用科学的良好品质与精神风貌,于校内掀起了一股浓郁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热潮。

构建完善的科技教育工作体系

学校将科技教育列为学校教育核心议程,专门成立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主抓全局工作,副校长具体分管,会同教导处、德育处、大队部、总务处、科技辅导员以及科技指导教师协同组织并管理科技活动事务。这一架构进一步明晰了工作脉络,确保科技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规范有序、有条不紊。

学校精心制定科技教育奖惩制度,强化课程设置与管理流程,同时健全监督机制,保障科技教育工作层层落实、精准推进、全面覆盖。科普活动记录详实详尽,档案资料完整齐全,为工作的持续优化与评估提供了坚实依据。

以《科普法》为指引,深入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与方法,将科技教育全面融入学校整体教学规划。开设科技选修课程,并广泛开展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的校园“科技节”“科技周”等科普活动。学校配备了专门的科技活动场所,配置先进的设备仪器,为经常性科普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优越条件与坚实设施保障。学校荣获青岛西海岸新区“快乐科技秀”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西海岸新区科技示范学校,积极组织校内学生踊跃参与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重要科普活动,在青少年科技大赛科幻画、科技创新成果、青少年科学影像、科普征文等比赛中屡获佳绩,成绩斐然。

强化科技教育工作精细化管理

将科普活动巧妙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纳入常规课程体系,与学校课程及实践锻炼有机结合。学校精心开设 3D打印、科技幻想画、智能机器人等特色课程,并组建 3D打印社团、科技幻想画社团、七巧板社团、乐高机器人社团等,引领孩子们亲身领略科学的魅力,感受科学的奇妙,激发热爱科学的热情,为祖国科技事业培育优秀后备人才。

学校积极投入大量资源用于科技教育设施建设,持续更新并添置前沿科技设备。如对计算机进行全面升级换代,丰富环境教育资源,购置充足的科学实验材料以及 3D打印机等先进器材,为科技小组的各项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对学校科技特色项目专用教室进行科学合理配置,各室均配备专业管理员,并明确其工作职责,确保设施设备的高效利用与妥善维护。

学校常态化举办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科普活动,如“六一科技秀”“科普进校园”“科普专题教育示范课”等。这些活动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与动手实践,让学生深度参与活动全过程,真正实现“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更使学生深刻领悟到科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活动,学生切实认识到科技无处不在,有效启迪了思维,用知识的力量点燃了学生学习与探索的热情之火。此外,学校举行“我和妈妈学科学,美丽家乡我代言”科普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发动,征集并遴选科普视频 500余份,有力推动了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

发挥环境育人功能:着力营造浓郁的科普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育。在校园内开辟专门的科技专栏,定期宣传前沿科技知识,使其成为学校科学教育的重要前沿阵地。

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展览活动:充分利用各班黑板报、主题班队会以及学校广播等多种渠道普及科学知识;利用科普长廊展示学生的优秀科幻画作品,多维度、多形式地在师生中大力倡导热爱科学、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积极营造充满活力与创新的科技教育氛围。

学校每学期定期举办“魅力家长进校园”活动,邀请具有科技专长的家长走进校园,为学生带来精彩纷呈的科普盛宴。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生动形象地将科技与生活紧密相连,将趣味与知识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学生对科技的认知与理解。

为全面提升师资素质,激发教师科普意识,培养教师实践动手能力,贯彻学校“一专多能”师资培养要求,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培训教师,组建了一支专业的科技指导员队伍。一方面,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制定优惠政策支持教师参与科普培训;另一方面,扎实推进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支优秀的科技教育团队。同时,加强教师之间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定期组织科技辅导员开展教学经验座谈交流活动,促进共同成长与进步。此外,学校强化对科技指导教师的管理,制定详细的管理细则,确保科技教育活动质量与效果。

近三年来,学校累计投入科普经费 8万元,主要用于科学知识宣传普及、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开展、科普培训讲座与交流活动组织以及科普阵地建设等关键领域,为科技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高度重视科普教育工作宣传推广

秉持积极、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深入、持久地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全校范围的广泛宣传教育,使全体师生深刻认识到科普工作的长期性与重要性,牢固树立科普意识,切实确立参与和履行科普宣传教育义务的自觉意识,形成全员参与、共同推动科普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教育工作的宣传推广,尤其是特色课程与活动的宣传报道。例如,每年 6月举办的“科技节”活动,得到半岛都市报、新闻网等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与报道,有效提升了学校科技教育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塑造了科技示范校的良好品牌形象。

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普“十个一”项目,即阅读一本科普书籍、探寻一个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解答一个生活科学谜题、了解一项最新科技成果、动手制作一个小发明、完成一次科技小实验、创作一幅科幻绘画、参加一次科技会议;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科技活动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工厂、举办科普夏令营等活动。这些举措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生活、亲近大自然,极大地开阔了学生视野,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科技兴趣与创新热情。在组织学生参与市区级科技活动中,屡获优异成绩,充分彰显了学校科技教育的卓越成效。

学校始终将科技教育置于重要地位,通过精彩纷呈、富有成效的科普活动,不仅拓宽了师生的知识视野,锤炼了意志品质,陶冶了道德情操,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浓厚兴趣,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科技素养。使学生对科学产生了强烈的向往与热爱之情,有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康、素质全面的“四有”新人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学校科技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与无限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