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 合力攻坚 坚决守护美丽库区

发布时间:2024-12-10 15:36:2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紫阳湖整治工作专班解决遗留7年之久的网箱整治难题

紫阳湖作为水东电站水库,是库区群众生活宜居的重要保障,更是尤溪美丽生态的重要支撑。然而,近年来部分养殖户未经审批,私自占用水域进行养殖,严重侵犯了库区群众的集体利益,造成了历史遗留问题,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今年来,紫阳湖整治工作专班通过合力攻坚,坚决守护美丽库区。截至10月底,完成9户81个沉网和16个养殖网箱的清理,拆除沉网面积5860平方米、网箱面积768平方米,累计清鱼8.6万斤,完成16艘渔船上岸(7艘强制上岸),1号船坞建设和29艘渔船规范管理,第一阶段整治攻坚已按节点完成,有力解决了2017年紫阳湖专项整治遗留的网箱整治难题,特别是水东大坝-桃花岛大桥区域,基本实现山清、水美、岸绿的效果。

一、突出高位推动。紫阳湖整治工作专班积极向上汇报,及时做好沟通对接,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确保各项整治工作有力开展。牵头县级河湖长坚持靠前指挥,主动将其纳入“百日攻坚”行动范畴,要求库面整治工作与库周项目建设相结合,实行每周一调度,累计开展巡查、督导16次,召开专班协调会18次,分类别、分阶段,定政策、定举措推进整治工作,全面提升紫阳湖区域环境。县河长办、水利局、农业农村局、闽湖发展中心、城关镇等专班主要组成单位,将紫阳湖整治纳入本单位年度重点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坚决扛起水生态、水环境大旗,深入一线现场办公,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抽调精干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整治工作落细落实。

二、突出科学施策。根据沉网、网箱、平台、渔船和库湾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整治方向和举措。一是坚持发动群众。印发《致紫阳湖周边群众的一封信》,将县委、县政府开展紫阳湖整治的决心传导给广大群众,并将养殖户私自下沉网、建网箱、占库湾长时间非法获利等行为告知群众,形成人人支持整治、人人参与治理、人人期待整治的浓厚氛围。二是坚持公平公正。针对9户81个沉网、16个网箱和7个平台、59艘渔船抱团、不配合整治的局面,制定沉网从上游向下游整治、网箱从下游向上游整治、渔船从左岸向右岸整治的方向,不分先后、不分难易,按顺序推进,化解养殖户抱团观望的心态。三是坚持“零补偿”。对违法行为保持“零容忍”、坚持“零补偿”底线,做到一竿子插到底,特别是在辅助清鱼阶段,把握工作尺度,专班帮助协调联系收购商,但不参与定价,完全按照市场价格进行处置,彻底打破养殖户依赖政府的心态。四是坚持依法行政。针对9户沉网养殖户,在法院裁定后,依法启动整治;针对个别养殖户不服从裁定上诉等行为,在一审、二审后,依法落实拆除;针对渔船规范停放、无证船舶管理等问题,张贴《关于开展“三无”船舶清理整治行动的通告》,完成1号船坞建设和16艘无证渔船上岸、29艘渔船规范停靠、13艘小型船舶登记。五是坚持以理服人。针对4户重点对象的沉网、网箱、水运站留守人员船舶问题,分别制定4套强制执行方案,召开强制部署动员会后,会同执法部门入户宣传,把强制执行政策讲清楚、把发生费用告知清楚、把产生后果说清楚,推动4次强制执法转化为养殖户自主配合清理。六是坚持民本思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尽可能取得养殖户支持,做到自主清理。针对部分网箱小鱼数量过多、短时间内无法清理等实际困难,采取临时规划渔家傲2处网箱暂存点的办法,将3户暂存网箱移动至暂存点统一管理,分步推进存鱼捕捞及网箱拆除上岸,3户难点户均在9月底内限期完成清理。

三、突出部门联动。县农业农村局、水利局、闽湖发展中心、城关镇等部门发挥专班、部门和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围绕摸底调查、入户宣传、强制执法、设施处置等方面各司其职,协同配合。水利局(河长办)、农业农村局在整治工作的各环节,把准程序和法律的关口,入户摸底调查动员63趟次,形成文书笔录80份,出动执法力量221人次。闽湖发展中心累计开展辅助行动5次,出动渔船180艘次,雇佣工人22人,协助清鱼4.3万斤,并强化库面和库周巡查,累计制止两违行为13起,垃圾倾倒21起。城关镇抽调6名副科级干部、19名镇村干部挂包养殖户,不厌其烦开展入户,多措并举推进,累计入户110趟次,通过专班的入户政策宣传,9户养殖户、81个沉网、23个网箱及平台自行开展清理。法院等部门在清理整治中,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出思路、给点子、派队伍,在依法强制执行中,给予大力支持。

通过同向发力、精准施策,有序推进了整治工作,较好实现第一阶段整治任务按时间节点顺利完成。下一步,紫阳湖整治工作专班将坚持“零补偿”思路、“疏堵结合”“一户一策”办法、全面启动执法程序和持续入户开展宣传“两条腿”走路,集中力量,扎实稳妥推进剩余25个库湾整治工作,让我县发展的底色更绿、更靓。(郑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