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福”文化融入数字福建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4-12-18 10:07:3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福建,是全国唯一以“福”字冠名的省份,“福”文化融于闽山闽水,根植于八闽大地,融汇于闽风闽俗,孕育了丰富的“福”文化资源。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福建,这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土地,正积极探索将传统“福”文化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路径,让“福”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一、“福”文化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

“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极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自古以来,“福”字便是中国人最为喜爱的吉祥符号之一,代表着幸福、吉祥和美满。随着时代的变迁,“福”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祈福的传统。“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先人手捧酒尊,原意是以酒敬神,祈求福备。中国人自古就有崇福、祈福、盼福的传统,对“福”文化有着高度的心理认同和文化认同。他们希望生活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人都能平安长寿、无灾无患,这是“福”文化的核心追求。

福字与地名的融合。福建许多地名都与“福”字有着不解之缘。唐开元二十一年,取福州与建州的首字设立福建经略使,这是历史上首见“福建”之称。福州的名字来源于其州西北有福山,遂改名为“福州”,此后有民间俗语:“福州福州,有福之州。”此外,还有福安、福鼎、福清等,这些地名生动诠释了福建人民对“福”的特殊喜爱和追求。

宗教与民间信仰的融入。福建古时为闽越族居地,面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危险丛生的生存环境,人们容易形成崇拜自然万物的心理,生成“好巫尚鬼”的传统。这种心理恰恰是福建先民从内心深处祈求无灾无患、丰衣足食、平安长寿的典型体现。

道德修为的重视。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立足传统理学的价值立场,提出“为善则福报,为恶则祸报,其应一一不差者,是其理必如此”,把道德修为作为获得幸福的重要方式,这一思想也深深地融入到“福”文化之中。

“福”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展现出其独特的时代价值。

增强文化自信。在全球化的今天,“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展现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其独特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有助于增强国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促进社会和谐。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福”文化所蕴含的平安、和谐、吉祥、美满等价值观念,可以为人们应对各种挑战提供精神支持,为现代社会提供精神寄托和动力源泉,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

激发个人奋斗。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压力。“福”文化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传承、弘扬“福”文化中的积极、乐观、向上、拼搏等精神内涵,可以激发人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奋斗精神和创造力,推动个人和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二、“福”文化与数字福建:传统与现代的交汇

福建,自古便是“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从寿山石文化到三坊七巷的古老街巷,从昙石山文化遗址到中国船政文化的印记,从永定客家土楼到福州的镇海楼,从妈祖文化到红色文化,福建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建筑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处处蕴含着“福”文化。

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福”文化只有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持久的生命力,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在数字福建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将这些传统文化与现代数字技术相融合,成为了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数字福建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近年来,福建在数字化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等方面都有了全面的发展和进步。不仅建立了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还培育了一批具有相当竞争力的数字产业。这为“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而“福”文化,作为福建乃至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为数字福建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灵感。通过数字化手段,我们可以将蕴含着“福”文化中的历史文物、历史遗迹、传统技艺、民俗风情等转化为数字资源,让更多人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和感受“福”文化的魅力。将“福”文化融入数字福建,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现代文明的贡献。

三、“福”文化融入数字福建的新路径

数字化展示与传播。通过数字化技术,要注重将“福”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数字化处理,如将福字书法、福文化相关的文物古迹进行数字化扫描和重建,让观众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身临其境地感受“福”文化的魅力。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了解受众的喜好和需求,根据受众的喜好和需求,定制专属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为“福”文化的传播提供精准的定位和服务。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将“福”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广泛传播,提高公众对“福”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智慧旅游与文化体验。在数字福建的推动下,要注重智慧旅游和文化体验。通过将“福”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和服务中,如开发以“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推出以“福”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商品等,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福建旅游,感受“福”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可以通过智慧旅游系统,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旅游服务,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在数字福建的背景下,要注重“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不断创新。通过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对“福”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改造,如开发以“福”文化为主题的动漫、游戏等数字产品,让“福”文化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数字文化产业园区,吸引更多文化企业和创意人才来福建发展,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培育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推动“福”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拓展国际传播渠道。“福”文化是全球华侨华人的共同文化认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的文化支撑,“福”文化将在促进全球文化交流与融合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福建在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已超过1580万人,要充分发挥“侨”的特色和优势。在数字福建的推动下,要注重将“福”文化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将“福”文化推向更大的世界舞台。大力加强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打造一批知名的国际“福”文化品牌。通过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举办国际文化论坛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福建的“福”文化,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福”文化融入数字福建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随着数字福建建设的深入推进,“福”文化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未来,要继续探索数字技术与“福”文化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不断探索、创新并付诸实践,让“福”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为福建乃至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贡献新的力量。(作者:福建师范大学、刘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