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安海实验幼儿园:用“真游戏”办“好教育”
发布时间:2024-12-24 10:55:0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图:当地古迹“安平桥”与孩子们建构游戏中“安平桥”)
12月9日,泉州市2024年“强质量、树品牌”教育教学开放暨福建省示范性幼儿园展示交流活动在泉州晋江市安海实验幼儿园圆满举行。活动当天,搭建在幼儿园大操场上的“安平桥”大型手工积木作品,引起来宾们频频注目。
“在多元文化交流和碰撞频繁的成长环境中,文化身份认同教育能够帮助每个儿童认同并珍视其所属文化背景中的独特传统知识。通过理解自己的文化身份,能够更好地欣赏自己的文化,也能够尊重其他文化。”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教授点评道。
从“美工创意”到“乡土文化教育”
在展示交流活动现场,参访观摩的泉州市各幼儿园的代表们被精彩纷呈的活动场景所吸引。从“大班民间游戏”的欢声笑语,到“中大班混龄民俗体验游戏”的文化沉浸;从“中大班混龄民间艺术创意室”的巧手制作,到“小班闽南小吃DIY”的味蕾盛宴;再到“大班户外建构游戏”中孩子们用积木搭建起的象征地方特色的“安平桥”,每一处都充满了孩子们的智慧与创意,展现了安海实验幼儿园在传承与发扬本土文化方面的独到之处。
位于福建省泉州晋江的安海镇,建镇已有八百多年,是福建少有的古镇。“文有朱熹,武有郑成功。”前镇党委书记许自前老人告诉笔者。
“安海实验幼儿园作为一所百年老校,传承闽南文化义不容辞。”据园长颜秀贵介绍,安海实验幼儿园成立于1879年,其前身为泉州第一所平民小学——铸英小学,以及后来增办的安海慈幼幼稚园,至今已有145周年的办学历史。
(图:幼儿园中设立了专门的美工创意功能室)
早在2011年,安海实验幼儿园的老师们开始了对身边传统文化的挖掘。借助晋江市“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本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安海实验幼儿园从民俗节日、民间工艺、民间体育、安海小吃四个方面入手,以横向协调,纵向衔接的形式全方位地开展乡土教育,通过环境的烘托、课程的融入、亲子活动的开展等,让幼儿熟知闽南文化。
在取得初步的教学成果后,老师们不断“迭代”,专注开发民间手工艺课程,为幼儿打造一个自由、自主、创造的民间手工艺区域空间;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建构系统的数字资源;通过幼儿喜欢的民间故事,创设情景化区域;将乡土文化教育、爱家乡教育与幼儿园民间手工艺活动有机融合,支持幼儿自主地参与体验式民间手工艺活动,由此传承和发扬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萌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从幼儿园准备开发闽南文化课程至今,近15年的时间里,安海实验幼儿园承担了相关省级课题2个,泉州市级课题4个,晋江市市级课题7个,安海镇课题3个;相关开放活动24场;教师参加比赛获奖省级18项、泉州市级18项、晋江市级103项;相关的论文发表省级以上24篇、泉州市级4篇、晋江市级48篇;幼儿参加晋江市元宵民俗文化灯会花灯制作及“安平古镇.海丝名城”福建省各届花灯艺术展达70多人次;教育成果《闽南民间手工艺在幼儿教育中传承与创新15年的探索与实践》获得2022年泉州市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
在颜秀贵园长看来,这个从“美工创意”到“乡土文化教育”园本化课程开发之路,立足于800多年的古镇历史和自身145年的办学历史,堪称“立足千年积淀、赓续百年传承”。
从“真游戏”到“好教育”
当天下午,活动进一步升级,晋江市安海实验幼儿园(原铸英小学)迎来了145周年办学成果展暨园长高峰论坛。三位园长分别分享了各自的办学经验,其中,安海实验幼儿园园长颜秀贵老师的《走向“真游戏”,迈进“好游戏”》发言,深刻剖析了幼儿园阶段“假游戏”的危害,引起了全场参会者的强烈共鸣和深思。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不仅是幼儿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是他们获得发展的最基本途径,同时也是他们的学习内容。”颜秀贵园长提出:如果游戏主题(内容)固定、游戏材料固定、游戏环境创设固定,甚至游戏玩法也是程式化般的基本固定,那就是“假游戏”,有业界教授建议称之为“傻子游戏”。而“假游戏”对幼儿发展无益,纯属“浪费童年时光”。
“‘假游戏’的存在,已经眼中制约着学前教育朝高质量方向发展的步伐。”她指出,“真游戏”应该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选择游戏伙伴,自主商定游戏主题,自主规划游戏空间,商定游戏玩法与规则,自主选择并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游戏材料,在游戏中充分体验和感受到“自由、自主、愉悦、创造”。
“材料丰富是基础,教研赋能则是关键。”颜秀贵表示,为了让孩子们真正在游戏中获得成长,游戏的“设定”就得足够大,而基于传统文化开发的手工艺大思政课程,就不能仅仅是“幼儿仿古一条街”,而是涵盖了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老师们的略微引导之后,孩子们便自发开展生产、运输、销售和表演,从而将民间手工艺、地方传统文化、音体美教育、团队协作等教育目标,全部有机融合到一起。
(图:当地传统民俗游戏“攻炮城”)
“儿童是游戏的主人,游戏应该为儿童的成长服务。游戏应该是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创造性再现生活经验的过程。”她表示,在安海,孩子们多半见过“捉鸭”、“攻炮城”等民俗活动,于是,才能自主、投入地进行游戏。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而基于民俗的思政课程体系,也正因为贴近孩子们的原生环境,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收到良好的反馈。
虞永平教授与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丁海东教授分别对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并与泉州市幼教界的同仁们就“课程游戏化”、“家校园协同教育共同体”和“幼小衔接”等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现场气氛热烈,思维碰撞,火花四溅。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安海实验幼儿园教育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对泉州市乃至福建省幼儿教育领域的一次有力推动。安海实验幼儿园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精神,为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高质量幼儿教育体系树立了新的标杆,照亮了幼教事业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