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双流区彭镇:携手社区社会组织齐参与,关爱“一老一小”享幸福
发布时间:2024-12-25 09:40:3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近日,在成都市双流区彭镇人民政府、彭镇社工站和双流区彭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的支持下,“耆乐童享,幸福彭镇”双流区彭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成果风采展在布市社区开展,家庭医生上门问诊、长者居家安全、困境儿童关爱帮扶等各类服务呈现在眼前。从健康医疗到安全防护,从儿童关爱到老年关怀,每一项服务都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彰显了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以居民为中心,致力于构建幸福、和谐社区环境的坚定决心与不懈努力。
据了解,双流区彭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自今年3月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支持+服务”的功能,为辖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赋能培育,以创投实操的形式带动社区社会组织聚焦空巢、独居、留守儿童等困难老年人,开展各类助困、扶幼等关爱服务。
培育慈善服务主体,搭建关怀支持网络
双流区彭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搭建起了全镇的社区社会组织参与、互动的平台,带动辖区社区社会组织从以往的单一的文娱服务向民生服务、社区治理的功能转化、拓展。彭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以“耆乐童享,幸福彭镇”为主题发布公益创投项目50余个,以微创投为杠杆,撬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慈善资源参与到辖区为空巢、独居老人,留守、残疾儿童提供各类补充支持性服务,从而来弥补正式支持网络的资金不足、人力不足等困境。带动歧阳社区卫生志愿者协会、金桥老年大学老体协会等30余支社区社会组织直接参与到“健康饮食伴你行,安全共享乐无忧”食品卫生宣传、“携手共筑安全网,入户慰问护成长”居家安全宣传等各类服务中30次。以需求为导向分层开展“关爱‘一小一老’,赋能社区社会组织”、“创新引领,慈善无界”——社区社会组织与慈善资源共赢专题沙龙活动等培训、沙龙10余次,进行“特殊困难老年人、特殊未成年人”现状说明、需求分析等,同时结合相关服务案例进行分享,因地制宜充分赋能,加强近30支社区社会组织的能力提升。
链接慈善服务资源,助力“一老一小”精准服务
成都市双流区彭镇以“五社联动”为指引,以资产为本理论为指导,引导社工室、社会组织、社工、社会慈善资源等参与到微创投服务中来。根据辖区内“一老一小”的需求清单,多方主体联合申报50余个微创投项目,积极联动22个社区、30名社区志愿者、11个社区超市以及彭镇小学、华厦眼科、金桥卫生院、彭镇卫生院、杨柳河派出所、华西中医药研究所、牙诺康口腔等20余个资源共同参与到“寒冬送暖,让爱+“被””、“携手助行,守护平安”等微创投活动中来,包括义诊义剪、流行病预防、防诈骗、消防安全等微创投活动,激发各方主体参与活力,回应空巢、独居老人和特殊未成年人的需求,实现精准化服务,共计服务10000余人次。
树立慈善服务品牌,打造本土关爱服务
双流区彭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聚焦“一老一小”的品牌梳理,通过“一对一”及“携手同行,共促发展”等活动,发挥双流区彭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的支持性功能,为各村(社区)提供了包括专业服务支持、品牌案例分享以及实地指导在内的全方位支持20余次。协助各村(社区)梳理本土特色服务,如歧阳社区智慧助老服务、布市社区关爱巡防志愿服务、金湾社区“家门口的儿童乐园”等,动员各类慈善主体参与,同时协助村(社区)结合本土实际以及“一老一小”多样化需求,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慈善服务品牌。
据悉,成都市双流区彭镇人民政府、彭镇社工站和彭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以五社联动为指引,社区为阵地、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会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积极整合辖区内外的慈善资源与公益主体参与到辖区“一老一小”公益服务中来,开展“一老一小”针对化服务30余次,服务10000余人次。未来,成都市双流区彭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将采取“365赋能”服务模式,对社区社会组织进行规范化建设,培育发展领袖骨干,助力完善组织架构。发挥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的枢纽支持功能,陪伴各类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升其常态化参与“一老一小”公益服务的意识与能力,最终赋能彭镇社区社会组织持续关注“一老一小”群体的福祉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