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双流区怡心街道:“怡”起来做公益吧,携手传递暖心能量
发布时间:2024-12-25 14:52:2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冬至,作为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蕴含着团圆与温暖的深刻寓意。为了弘扬尊老爱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社区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2024年12月21日,在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怡心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怡心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联合怡心街道社工站、草坪社区社工室、幸福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饺香四溢·冬至暖情”——“与爱同行”微创投活动,累计30余组家庭参加,为社区内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提供了范例,后续将会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关注和支持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社区慈善事业的发展。
据悉,“怡”起做公益吧——幸福微创投面向辖区社区社会组织,创新慈善参与路径,汇聚多元力量,实施12个“陪伴式”参与微项目,涉及资金21600余元,带动12个社工室,12个社区社会组织队伍参与,服务涵盖了:“高龄独居老人关怀”、“一老一小”、“未成年保护”等民生服务30余次活动,累计服务10000余人次。
“怡”点爱心,家家幸福
双流区怡心街道辖区内70-79岁老人3872人,80岁以上老人1293人,居家特殊困难老年人48人,其中空巢老人4个,独居老人11人,特困老人2人。高龄空巢独居老人日常生活缺乏照料,社会联系减少,安全风险增加,生活质量下降,精神慰藉缺失,成为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为了增强对空巢独居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的关注和支持,减少其因长期缺乏关怀而产生的孤独感,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近期,怡心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联动三江、双塘社区社工室、成都市双流区第七医院、藕粉志愿服务队和微网格员等多元慈善力量开展了银发守护助餐洁居、九九重阳爱心心义诊慈善、重阳茶话会等活动,为60余户家庭提供了关怀和温暖。
银龄安睡,心悦晚晴
怡心街道复元驿站通过摸排康复者服药情况:409名精神康复者中,按医嘱规律用药224人(其中完全由家属照顾用药136人,家属协助用药53人,完全自理服药35人),不用药11人,间断服药8人,医嘱无需用药124人,服药情况不明42人。为协助康复者及家属了解睡眠与心理健康对疾病的影响,进而减少康复者复发风险。2024年11月,在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怡心街道办事处的指导支持下,怡心街道社工站联动兰家沟社区社工室、双流区第四人民医院、怡心街道复元驿站等多方资源开展了银龄安睡,心悦晚晴——服药技能训练讲座。一位康复者家属表示:“这次讲座真是太及时了!以前我们只知道督促他(康复者)按时吃药,却忽略了心理健康和睡眠的重要性。现在我们学到了很多有用的方法,对他的康复更有信心了。”
助力清洁,温暖迎新
在应对我国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背景下。2024年12月,在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怡心街道办事处的指导支持下,怡心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联动长顺志愿服务队及志愿者开展了助“洁”零距离,喜迎温“新”家。通过对10余户家庭居家、社区、公共空间的适老化改造,能扩大低龄健康老人的生活半径,调动老龄生活的积极性和品质感,为高龄半失能的老人提供更为精细化的服务。
接下来,怡心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将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深化“1245N”模式,突出“1”个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作用,围绕“一老一小”2个服务,围绕社工站(室)联动、慈善公益资源整合、慈善公益沙龙会和特特殊人群创投服务4类计划,发挥“五社联动”的指引作用,联动“N”个慈善资源。联合会将深度链接辖区内的12个社区的社区社会组织骨干,重点发挥好统筹联动、引领示范、凝聚增能等作用的同时,还要摸清需求,完善制度,多元联动资源,开展精准、丰富、便捷、贴心的服务。同时强化慈善团体间的协同参与力度,全方位提升服务品质,促使怡心街道的慈善公益行动朝着精准、专业、高效的方向稳步发展,进而携手共创“幸福怡心”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