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科技“点金石” 做足生态“绣花功”
发布时间:2024-12-26 14:04:2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记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中的地矿力量
如黛蒙山绵绵不绝,汤汤沂河奔腾不息。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采取有效措施系统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诞生于八百里沂蒙的山东省地矿局第七地质大队(以下简称山东地矿七队)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厚植地质报国情怀,科技助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用好科技“点金石”,下足生态“绣花功”,一幅守护沂河安澜、蒙山披翠的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开。
“高科技”织密生态环境监测网
在这幅蒙山沂水秀美画卷之上,云蒙湖看上去十分亮眼。
位于沂河支流东汶河与梓河交汇处的云蒙湖,流域面积1690平方公里,蓄水量4.61亿立方米,供应着临沂市500万人的用水……作为山东省第二大水库、临沂城区饮用水源地,云蒙湖之于临沂,地位特殊,意义重大。其修复与保护被列入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下简称沂蒙山山水工程)重点之一。
沂蒙山山水工程于2021年5月获批,总投资54.94亿元,是全国“十四五”首批公布的“山水工程”之一,也是中央支持沂蒙老区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项目。沂蒙山山水工程在治理思路上,从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入手,坚持系统修复,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实现系统治理、一体修复。山东地矿七队作为沂蒙山山水工程主要技术支撑单位,抽调精干力量参与临沂市山水专班工作,负责完成了实施方案编制、申报,全程指导工程推进实施,并承担系统总结、打造生态修复“沂蒙样板”及成果宣传工作。
山东地矿七队技术人员在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带上煎饼、拿好仪器,随着勘探车发动后的一阵轰鸣,山东地矿七队水文地质所青年工程师刘孝峰一行3人,一大早出发,开始了全天的水环境监测工作。
“虽然经常风里来雨里去,但看到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我打心底里感到高兴和自豪。”看着湖边缓冲带上生长茂密的连翘、芦苇,刘孝峰脸上泛着笑容,“今天主要是对东汶河及其支流生态修复工程区域开展流量和含沙量监测,同时采集样品,并开展修复前后的对比。”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肉眼可见。”刘孝峰介绍,通过高科技设备的介入,对于河流河床标高、河床清淤情况及流水侵蚀程度,几分钟内便可了如指掌。
踩下油门,他们一路向南。车行田间,农作物的清香扑面而来,费县朱田镇龙凤山村到了。
“眼前这片地两年前还都是碎石子,连野草都被压得长不高。坡地地形起伏大,一到雨季,水土顺着山坡全都流走了。”刘孝峰架好无人机,从手机上翻出两年前这片土地的照片介绍着。无人机飞到合适高度后,通过实时传输影像,田埂修整度和植被覆盖率一览无余。
“哪里的土壤有侵蚀隐患、哪些植被需要补充,都可以直接观察到。这个土地整治项目,结合坡地特点,对项目区内的田、水、路统一规划,标准化的石坎、道路,统一的桥涵工程,整个项目区将整齐划一,景观生态效果好。这里的粮食产量也是逐年向丰。”山东地矿七队水文地质所主任李付全说,他们已为几十余处这样的农田和小微湿地建立起三维实景模型。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无人机、无人船这类的“黑科技”织起了一张精密的生态环境监测网,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沂蒙山山水工程的进程。
“绣花功夫”让废弃矿山换新颜
春日正好,沂南县白沙洲石英文化创意园内,年前栽下的松茸长势喜人。“以前就是片废旧的采矿场,别说种棵树,石头都是散落在地上的。”村民袁中玉看着眼前这片生态绿洲仿佛看到了一幅丰收图景。
沂蒙山山水工程实施以后,这里确定了打造林下经济的治理模式:在矿山地区栽植黑松,培育赤松茸,并铺设滴管进行灌溉,既要养护松树,又能收获松茸,也让采石造成的破损山体地形地貌得以修复。
说起来简单,要做的可是“绣花功夫”。
“以区内水系特征为主线,对水系及周边损毁区域采用‘乔、灌、草’高中低绿化的理念,在治理前提前做好布局。”据李付全介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对区域内水系的有机相连形成高差,并在区内铺设管网形成自流,再采取筑挡土墙、挡水墙等方式,确保水系连通、绿化相辅。
水土稳住了,怎样将生态修复与经济效益整合,更考验着七队人的智慧。
考虑到此处地质地貌特点,解决掉水土的问题后,原本光秃秃的采石场,种起了一棵棵黑松。黑松下的土地上又培育起了赤松茸,铺设的滴管既养护了这些植被,又构起了山林的第一层“防火线”。一张功能优势互补、效益相辅相成的林下经济治理网,在沂南县白沙洲石英文化创意园渐渐铺开。
“靠着地质博览馆、松茸采摘园,年可接待游客50万人次,周边村办起好几家农家乐,赚的钱可比出去打工多。”袁中玉掩不住内心的喜悦。
因山水工程获益的还有沂南县孙祖镇书堂村的村民。
书堂村西北部和北部的两处丘陵陡坡,多年来一直是当地村民心里的一块“石头”。每逢刮风下雨,两处陡坡都会滚下大量的土块碎石,黄泥浆从坡上淌出,坡下通行都是难题,更别说耕种。
2021年7月,山东地矿七队开始对这两处问题点开展勘察设计工作。通过无人机技术对两处区域进行了详细测绘并建起三维模型,结合实地勘测精准“把脉”,开出了“药方”。
“考虑到修复区域紧邻孟良崮国家级地质公园,我们在设计时最大程度上保留加固了有地质景观效果和有文化背景的危岩体。”七队环境地质所主任工程师刘乃彬介绍,对于这两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在保护生态部分的同时,对丘陵上的破碎石块进行清理,并覆盖上耕植土重塑地貌。
村民躲着走的山地,现在已栽上了500棵板栗树,秋日即硕果满枝。而以往每逢雷雨就夜不能寐的村民们,如今的梦里,出现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景图。
“地矿智慧”打造沂蒙山生态修复模式
每一个沂蒙山山水工程的重点项目,都可以在“沂蒙山水林田湖草沙信息化平台”上展现,其项目位置、地形规划图、三维模型等信息详尽清晰,平台由七队将所有信息汇总制作而成,可应用至每个项目治理区域。平台结合项目实施中的三大治理区域、八大修复单元,让人们即使不去现场,也可以清晰地了解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的大部分情况。
“这些都是我们通过对各类项目的调研,结合监测评估所展示出来的成果。”李付全介绍道,在这里可以看到往日黄沙遍地,也能看到如今青翠如画,项目所在区域施工前后的变化都可以在平台上保留展示。“信息化平台”还可供后续研学参观使用,提醒前来参观的人们,要时刻保持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和敬畏。
不满3年,沂蒙山山水工程所到之处重焕昔日光彩,生机勃勃,而这正是沂蒙山山水工程实施过程中“地矿智慧”的生动体现。
既要完成生态修复与保护,又要延伸其生态价值与社会效益;既要记录好项目实施的全周期,又要为其他项目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成果,七队人始终保持着一览全局的视野,把更多工作延伸到更多“看不到”的地方——
编制《服务沂蒙老区沂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案》等8个技术服务方案,成为相关行业的“领航灯塔”;针对同类别的生态修复工程,“把脉”出各类修复工程的问题,制定出修复技术举措,引来同行业学习观摩。目前,一部以临沂生态系统质量、固碳能力、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水质净化为核心的典型案例集正在紧锣密鼓地编纂,一个具有沂蒙山区域特色的生态修复模式呼之欲出。
“我们将继续以沂蒙山山水工程流域系统思维为指导,着力稳固项目工程生态安全屏障,着力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山东实践贡献地矿力量。”山东地矿七队党委书记、队长李兆营说。(文:李卉、冯雪立、图:杨荣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