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11号线非遗主题设计:都昌乡贤袁奇的匠心之作

发布时间:2025-01-21 09:44:4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2024年底,备受瞩目的广州地铁11号线开通!这条粤港澳大湾区首条地铁大环线,串联五大中心城区,岭南文化与创新文化交相辉映。

地铁11号线更是“全国首条非遗示范线”,全线融入广州各级非遗元素,绘就44公里的非遗艺术与岭南文化长卷。

四年磨一线,领秀设计领衔非遗画卷

走进地铁11号线的各个车站,每处精美的非遗文化展示背后,凝聚着设计团队的心血与智慧。

2020年,地铁11号线首次提出非遗主题设想。作为地铁11号线项目的策划设计单位,广州领秀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领秀设计”)负责非遗文化进地铁的整体策划设计。而领秀设计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正是都昌乡贤袁奇先生。

领秀设计创始人兼董事长袁奇

多年来,领秀设计一直为轨道交通及城市、航空提供优秀的策划设计服务,曾参与广州亚运会主题车站的整体设计包装,后续又设计了广州地铁吉祥物IP,参与打造广州地铁6号线、14号线文化艺术车站等多个重大项目,在文化、创意、定位、品牌打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广州地铁11号线的非遗文化设计就在此基础上诞生了。

从提出设想,到最终落地,领秀设计团队耗时四年,精心打造这条全国首条非遗文化主题线,得到了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广州美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等多个机构的领导和专家的鼎力支持与认可,更邀请了多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省级工艺大师提供意见与指导,确保每一处设计都经得起考量与打磨。充分发挥跨学科合作和文化传承的力量,最终形成了如今让人眼前一“靓”的11号线非遗文化视觉系统。

领秀案例|2021年,领秀公司完成了都昌城市品牌设计

策略先行:“五羊衔谷”主题引领全线设计

广州作为千年古城和岭南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如何将这些文化元素有效地整合,并通过地铁这一公共空间呈现出广州独特的文化魅力,是领秀设计团队的重大挑战。

为此,领秀设计团队从一开始就提出了“策略先行、主题先行”的思路,确保每个非遗元素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契合现代公共空间的整体设计需求。

在翻阅大量史籍并听取专家意见后,领秀设计团队最终确立了以“五羊衔谷”传说为主题的设计策略。“五羊衔谷”传说源自晋代裴渊的《广州记》,讲述了五位仙人骑着五色羊降临广州,赐谷穗祝福百姓的神话故事,这也为广州的“羊城”之名提供了源头。

传说深入人心,文化底蕴深厚,领秀设计团队巧妙地将这一主题与广州的“穗城”之名、广州市花“木棉花”等元素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11号线文化图腾。

因地制宜:五大重点站精彩纷呈

“五羊衔谷”主题确定后,领秀设计团队进一步对广州的世界级、国家级和省市级非遗内容进行梳理,对地铁11号线各站点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入研究,最终确定了5座非遗重点站和24座非遗标准站的整体站点文化规划。

5座非遗重点站在途经的越秀、天河、海珠、荔湾、白云区,每区选取1座车站,即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琶洲站、芳村站和中医药大学站。每个非遗重点站通过文化展示橱窗、艺术品展示墙和LED多媒体屏幕等形式,向市民呈现粤剧、广绣、广彩瓷、广东醒狮、广雕、传统医药等非遗项目,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献上了一场视觉与精神的非遗盛宴。

一站一景:24个非遗标准站打造艺术长廊

除了5个非遗重点站,地铁11号线还设有24个非遗标准站,围绕“衣、食、住、行、景、史、商、学”等八大文化主题进行设计,展现了州独特的生活文化和历史遗产。

每个站点的内容都结合了车站周边两公里以内的历史文化元素,例如,“衣”主题通过流花路站、沙河站等素以服装商贸著称的地标,展示广州服装魅力;“食”主题则有大塘烧鹅发源地大塘站,以及充满老西关风味的中山八;“商”主题则涵盖有当年大型商贸集散地如意坊站,以及广州几大纺织城集聚的逸景路站。

交通与交流:构建城市文化多元空间

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在现代都市的快节奏与信息化浪潮中,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更加迫切,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向非遗文化注入生命力的理想场所。

将拥有大量客流穿行的地铁地下空间,打造为承载非遗文化的重要平台,城市文化逐步走近人们身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非遗进地铁,这是一项开创性创举。广州地铁11号线让人眼前一亮。每件非遗作品都非常精彩,为公共空间增加了文化元素。”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春雷表示,“非遗文化融入公共空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希望更多的公共空间加入,共同构建城市文化多元性。”

作为地域文化乃至民族精神的象征,非遗文化为城市增添文化氛围与美学底蕴。在激发市民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的同时,也促进文化交流和创意产业的发展。地铁11号线作为全国首条非遗示范线,将城市公共交通与公共文化服务相融,拓展二者边界,既提升交通出行品质,也打开了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领秀设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