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自我之“叩问” 嘹亮干部之“回响”
发布时间:2025-01-21 16:58:5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治国理政,关键在人!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对标、时常对照,深刻自我叩问、认真检视反思,让“好干部”应有之声于心于行“嘹亮回响”。
对标“信念坚定”,自我叩问是否思想滑坡、精神“缺钙”,回响“忠诚”之声。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是评判好干部的首要标准,是硬杠杠!它既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定海神针”,也是修身立业的“稳重基石”,党员干部要在“有没有信念动摇滑坡、政治认同缺失,三观蜕变;有没有对政治理论学思践悟,是真信真用,还是浮于表面,思想杂质堆积;有没有搞伪忠诚、假忠诚,只要‘实惠’不要‘主义’,做‘两面人’……”的自我叩问中,不断以“问”促“行”,时时端正心身,以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时刻心系“国之大者”的坚定,把自我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立足实际,在一点一滴的具体实践中把“忠诚”写实。
对标“为民服务”,自我叩问是否立场不稳、民心“失重”,回响“公仆”之声。党的干部就是要做人民的公仆,就是人民的“服务员”,心里要时刻装着人民。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员干部要在“有没有把人民在心中‘置顶’,是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还是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有没有‘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一面’,把群众‘脸色’作为检验工作的‘晴雨表’;有没有把群众事当作自家事,将心比心感悟民之急难愁盼,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的自我叩问中,不断以“问”促“行”,事事厚植宗旨意识,把“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枝一叶总关情,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撸起袖子,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用实绩造福百姓、取信于民,为“人民公仆”写下生动注解。
对标“勤政务实”,自我叩问是否精神懈怠、自我“放松”,回响“实干”之声。当干部就要干事,就要创造业绩,否则是立不住的。面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关关难过关关要过,实干是不变的时代主题,党员干部要在“有没有得过且过混日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没有思想保守、因循守旧、甘守旧摊,只会用老经验做事;有没有积极主动,是时刻‘在状态’,敢与强的比、敢和快的争、敢向高的攀,还是被动应付多、主动作为少,暮气沉沉甘当‘官油子’……”的自我叩问中,不断以“问”促“行”,处处保持“想为”“愿为”的意向,磨练“能为”“善为”的本领,朝着“新航向”,发扬“安专迷”,加压奋进,在“丰碑无语,行胜于言”中唱响勤政务实“好声音”。
对标“敢于担当”,自我叩问是否遇事避难、在位“不为”,回响“作为”之声。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刻在骨子里的政治基因,更是领导干部必须扛起的时代使命。作为检验干部的“试金石”,党员干部要在“有没有心态‘佛系’、状态‘躺平’、工作‘摆烂’,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不想担当作为;有没有只要不出事宁肯不干事,不敢担当作为;有没有作风不实、本领落后,上推下卸、左推右挡,抓而不紧、落而不实,不会担当作为、不真担当作为……”的自我叩问中,不断以“问”促“行”,牢牢记住“锐意进取”“迎难而上”“勇于担责”这些关键词,在大是大非前不做“墙头草”,于紧要关头下不当“缩头龟”,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看准了就抓紧干,既能做配角“做嫁衣”,也敢当先锋“打头阵”,不断练就“顶得住压力、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推动事业“出彩”。
对标“清正廉洁”,自我叩问是否公私不分、心思“不净”,回响“自律”之声。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从政的硬核底色,唯有如此,方能以清廉之身取信于民,以公正之心赢得万众之心,时刻把严于律己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才能获得干事创业最大“方圆”。党员干部要在“有没有牢固树立‘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思想,一心为公、用权为民;有没有心存侥幸,私欲膨胀,脱离监督,徇私舞弊、以权谋私,走偏门踩红线,既想当官又想发财;有没有视‘一顿饭’‘一杯酒’为小节,不设防线,生活奢靡、胡吃海喝,行为不检,‘四风’问题不绝……”的自我叩问中,不断以“问”促“行”,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筑牢正确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堤坝”,明晰公与私的警戒线、是与非的高压线、情与纪的分界线,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清白做人,干净做事。(麻栗坡县纪委监委特约监督员:唐浩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