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员工思政素养提升与企业发展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06 16:35:1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国有企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发展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企员工是这股力量的动力来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适应政策,保障动力,维持稳定和正向应变的需要。当前,一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政工人员能力不足,思政工作开展不契合实际需求,创新乏力等问题。政工人员要提升理论素养,以助力员工发展为方向,综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底和创新动能,助力国有企业在爬坡过坎中,稳中有进,持续发展。

一、思政素养提升对国企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增强企业文化凝聚力

企业文化作为国企发展的精神支柱,直接影响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思政素养的提升,不仅强化员工对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还促进其行为规范与企业文化的深度契合。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政治内容,员工能够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协作意识,从而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更强的团队凝聚力和合作精神。这种内在文化共识使企业在面临挑战时,能够展现更大的团结与韧性。

(二)提高管理效率与工作执行力

高水平的思政素养是提升国企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具备这种素养的员工能够自觉将自身行动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展现出更强的纪律性和使命感,显著减少管理中的内耗与执行偏差。同时,管理者通过深入开展思政工作,不仅能明确传递企业愿景,还能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使组织内部形成高效协作的工作机制。由此,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得以保持高效运转和竞争优势。

(三)促进企业创新与社会责任履行

思政素养的提升也是推动国企创新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因素。在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中,国企需要不断地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思政素养高的员工更容易接受创新的必要性,积极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涵盖技术、管理、服务等多方面。同时,国企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承担一定社会责任。具备良好思政素养的员工更会在工作中考虑社会责任,如环保和公益活动,这不仅提升企业社会形象,也促进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国企员工思政素养提升的路径分析

(一)优化教育培训机制

为确保思政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国有企业需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和企业文化,精心设计与时俱进的思政教育方案。首先,应通过定期的需求分析,了解员工在思政素养方面的具体缺失和需求,从而开发出符合不同员工层级和岗位需求的教育内容。其次,为了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参与度,国企可以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开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例如,引入虚拟现实(VR)技术进行情景模拟,让员工在模拟环境中体验具体政策的实施过程,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互动性。此外,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适应性,以实现教育培训的最大化效果。

(二)强化领导层思政责任与引导作用

领导干部是思政工作的关键,其在日常工作中的言行举止对员工有着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国企应首先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政教育,确保他们在政治理论和道德修养上具备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定期的领导培训和评估,强化其思想政治责任感,使其能够在工作中自觉地引导和激励员工遵循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同时,建立一套明确的责任体系,对领导干部在思政工作中的表现进行量化评估,将其作为晋升和奖惩的重要依据,确保每一级领导都能在思政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积极的工作环境是提升员工思政素养的肥沃土壤。国企应通过优化内部管理和激励机制,创造一个公平、正直、尊重和关怀的工作氛围。例如,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间的沟通和协作,同时在这些活动中融入思政元素,如团队讨论国家的重大政策方向,以此加深员工对国家大事的认识和关心。此外,国企应将企业发展目标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明确向员工传达企业的社会使命和责任,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企业归属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思政素养。

三、国企员工思政素养提升与企业发展的辩证关系

(一)相互促进的关系

思政素养提升不仅是国企战略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且在实质上也构成了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首先,高水平的思政素养使员工能够深刻理解并积极响应企业的发展战略,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执行公司政策与决策,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此外,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影响力的增强,员工的思政素养在塑造企业公众形象和社会责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通过提升员工思政素养,实现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双重提升。

反过来,企业的发展也为员工思政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员工能够参与到更多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中,这些实际操作机会使他们能够将思政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从而不断提升个人的思政素养水平。企业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环保项目等,也为员工提供了实际行动的舞台,使其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增进自身的政治和道德认识。

(二)动态平衡的关系

国企对员工思政素养的要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具有相应的变化。在企业初创期,可能更侧重于员工的创业精神和忠诚度;而在企业进入成熟期后,对员工的全面素质,特别是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会更高。这种需求的变化推动了思政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持续更新和优化,确保教育活动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相连。

同时,思政素养的提升也需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同步。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战略目标和发展焦点有所不同,员工的思政素养教育也应相应调整,以确保教育内容与企业战略紧密对接。例如,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思政教育需要加强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培训,以适应全球化的商业环境。

国企员工的思政素养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在动力。提升思政素养不仅能够强化企业文化和执行力,还能推动创新和社会责任的落实。企业的发展则为思政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实践土壤,二者相辅相成、动态平衡。国企应将思政素养提升作为战略核心,通过优化培训机制、强化领导引导、营造积极环境等措施,为员工成长和企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在实现双赢的同时,为社会与国家的繁荣作出积极贡献。(郑州数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常正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