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企思政工作的创新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5-02-06 16:35:1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国有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国有企业要担负起这一重大历史责任,必须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团结奋斗的重要作用,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提供有力的政治和思想保障。新时代新征程上,国有企业要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发展壮大,履行使命责任,就必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一、新时代国企思政工作的现实基础

(一)思政工作在国企中的角色与地位

在新时代的国企发展中,思政工作承担着引领企业文化、塑造员工价值观和推动企业和谐稳定的重要角色。国企思政工作的核心任务是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确保国企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这一工作的深入实施,对于提升国企的组织凝聚力和文化软实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国企在市场竞争中稳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二)当前国企思政工作的主要特征

当前国企思政工作的主要成绩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思政工作在增强企业核心价值观传播和员工认同感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其次,通过思政工作的深入,国企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显著提升,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动力。然而,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如思政工作与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的融合不够,以及新媒体环境下思政信息的传播与接受效果的不确定性。

(三)影响思政工作创新的关键因素

首先,政策导向在国企思政工作创新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随着国家对国企改革和发展政策的调整,思政工作需同步进行理念更新和方法创新,以确保政策的贯彻执行不走样。其次,组织文化与员工需求的变化对思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多元化的工作环境中,如何将传统的思政教育与现代企业文化有效结合,满足新一代员工的期待,是创新的关键。最后,数字化与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思政工作提供了新的执行工具和方法。利用这些现代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思政工作的精准化、个性化,从而提高其实效性和吸引力。

二、国企思政工作创新的路径探索

在推动国企思政工作与新时代思想深度契合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化学习和多维度解读,并将其融入企业整体管理思路。具体而言,管理层可建立分层次的专题学习机制:一方面,通过集中培训、读书会和互动式讨论等方式,确保领导班子与中层干部能够率先深研相关理论;另一方面,运用简明扼要的宣讲材料,将核心思想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概念并在全体员工层面加以传播。与此同时,应注重将思政教育的价值取向与企业战略目标进行同步调整,例如,在企业制定年度经营计划或文化塑造项目时,将“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发展”等关键理念融入执行方案,使之成为每位员工日常工作的指导准则。

要构建灵活高效的国企思政工作体系,首先需要明晰责任归属。在企业内部,各层级应划分思政工作职责,并制定相应的配套方案,以便及时协调资源。为确保任务分工落到实处,可采用“项目化管理”模式:针对重大思政任务,如党史学习教育或企业文化倡导活动,可先立项形成工作项目,再组建跨部门协同团队。团队成员不仅涵盖党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也需吸纳技术支持、业务发展等板块的专业力量,以保证方案的可实施性。在此基础上,应建立动态考核机制,对项目执行进度和人员配合程度进行周期性评估,并结合过程性反馈及时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工作流程的灵活管理与持续优化。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国企思政工作可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实现教育手段的革新。其一,企业可与专业平台合作,构建专门的新媒体账号和数字资源库,用以发布高质量思政内容。在推送形式上,既可运用短视频、图文解读,也可尝试交互式问卷和在线讨论,以便扩大覆盖面。其二,通过大数据分析,可对员工在各类在线学习活动的参与度和反馈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形成相应的画像。进而,管理者能够据此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例如针对青年员工策划职业理想主题活动,或为不同岗位员工设置差异化学习材料。这样一来,可实现国企思政工作的精准干预与持续跟进。

在载体创新层面,需要以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将思政教育融入员工的日常工作与生活。首先,可以打造“沉浸式”教育体验:例如,利用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等技术模拟企业发展历程,让员工置身历史场景,深刻体会企业前辈的奋斗历程。其次,还可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开展互动式学习,设置情景角色扮演、团队拓展以及主题实践等环节,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此外,立足企业自身文化,也可定期策划以“国企文化”为核心主题的活动,将专业精神、团队精神与思政元素结合起来,既丰富教育载体,又凸显企业独特的文化标识。

在评价环节,宜构建涵盖工作效能、过程管理和团队协同等多维指标的考核体系,以确保国企思政工作的可追溯性和可量化性。在指标设计阶段,可综合考量员工参与度、学习完成率以及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并兼顾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实际情况。为提升评价的客观性,可定期引入第三方机构或外部专家,对思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独立评估并形成反馈报告,便于企业对薄弱环节及时作出改进。此外,还可尝试建立公开透明的结果公示机制,在一定范围内分享评估结论与改进措施,使各参与主体明确自身在思政工作链条中的地位与责任,从而共同推动工作质量的整体提升。

通过对国企思政工作创新路径的探索,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策略,涵盖了理念、机制、方法、载体和评价各个方面。这些创新措施的实施,不仅能够增强国企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能够促进企业文化的升华和员工身份认同的增强。未来,国企思政工作应持续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策略,以保持其活力和影响力。同时,还需加强对这些创新措施执行效果的评估,确保每项创新都能在实际操作中发挥最大效用,真正达到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的目的。(郑州数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常正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