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的优化策略

发布时间:2025-02-07 10:10:2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了新飞跃,做好新时代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是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目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在新时代新环境新要求下,创新工作路径,不断保障党的思想引领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代国企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新时代国企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国企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加强党的理论学习、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传统的教育形式,如集中学习、党课和专题讲座,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通过内网、微信群等平台逐步实现了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和信息化。然而,尽管教育手段更加丰富,许多基层单位的教育内容仍显抽象、理论化,未能有效结合员工的实际需求和工作生活,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较为有限。

(二)国企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呈现出形式主义和碎片化的特点。许多教育活动停留在表面,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往往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实质”,这种现象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其次,教育方法依旧传统单一,缺乏创新。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形式难以适应新时代员工的需求,尤其是年轻一代员工,对传统的说教式教育产生了较低的认同感。最后,员工的参与度普遍较低,实际效果不甚理想。尽管不少企业已尝试借助数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由于教育内容与员工实际需求脱节,导致员工的参与兴趣不足,无法形成有效的互动和共鸣,从而影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新时代国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优化策略

(一)注重政治理论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优化国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首要任务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这不仅是传授理论,更是将其融入企业的实际文化中,形成国企特色的教育体系。具体而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日常运营、工作作风相结合,推动员工在工作中践行这些价值观,提升集体主义精神和责任感。例如,可以通过结合企业案例、实际工作的价值体现等方式,使员工不仅在理论上理解,还能在行动中落实。此外,要避免理论教育的空洞化,避免与企业文化建设割裂开来,确保员工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时,能够深刻认同政治理论背后的理念与价值。

(二)强化党性教育与员工职业道德的培养

党性教育的优化,必须嵌入日常管理与员工培训中,不能仅依赖传统的党课形式。党性教育不应局限于抽象的理论传授,而应与员工的工作、个人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渗透。这要求党性教育不仅仅通过理论灌输进行,而应通过实际操作、社会责任实践和团队合作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完成。与此相辅的是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道德教育需聚焦诚信、责任与公平等核心价值,尤其要避免形式化,注重道德标准的内化和员工自觉性,形成自我约束与企业形象的一致性。这样既能提升员工个人素质,也能推动企业整体形象的提升。

(三)突出新时代的重大主题教育

围绕“双循环”经济格局、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等政策,设计与这些战略紧密相关的教育模块,使思想政治教育既具现实性又有前瞻性。此外,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背景下,教育内容应帮助员工理解国家宏观战略与企业发展的联系,拓展全球视野,更新认知。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帮助员工理解国家战略背后的深层次意图,并引导他们将个人价值与国家、企业发展目标结合。

三、新时代国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优化策略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渠道与手段

在新时代,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创新传播渠道。传统的集中授课已无法满足现代员工对高效互动的需求,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字平台成为关键。企业内网、微信、在线学习平台等数字化工具,不仅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还能增强教育的互动性。通过在线讨论、知识答疑等功能,激发员工主动参与,促进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此外,借助短视频和图文并茂的方式,使教育内容更加生动直观,迅速抓住员工尤其是年轻群体的注意力,避免传统教育的枯燥乏味。这些创新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二)增强实践性与体验性教育方式

单纯的理论教育往往难以深入人心,必须增强教育的实践性与体验性。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将教育融入实际生活,增强员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在实践中,员工能够更加直观地感知理论的实际意义,形成行动指南。通过将教育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员工不仅能在工作中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从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成果。

(三)建立分层次、多样化的教育体系

针对不同层次和岗位的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采取差异化设计。高层管理者应侧重战略层面的教育,强化全局观和责任感;基层员工则应通过与工作密切相关的案例和情景模拟,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与参与。通过这种分层次的教育体系,确保教育内容与员工需求的精准对接。此外,教育形式也应多样化。专题讲座、研讨会、经验交流等形式可以根据教育目标灵活选择,不仅保证广度,还注重深度,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企思想政治教育亟需在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创新。优化策略应包括将政治理论与企业文化融合、加强党性教育与职业道德培养、突出重大主题教育等方面。通过创新传播渠道和教育手段、增强实践性教育、构建分层次、多样化的教育体系,能够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终,优化后的教育体系将有助于国企员工素质的提升和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郑州数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张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