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铁路奔腾铺就万家团圆的“幸福轨道”

发布时间:2025-02-21 15:32: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年关已过,2025年春运大幕也在悄然落下,中国铁路的客运量再次印证了“国民经济大动脉”的使命担当。从“绿皮车”时代的缓慢颠簸,到如今“八纵八横”高铁网的疾驰如风,中国铁路日新月异的发展,不仅书写着基建的硬核实力,更以“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在春运的归途中镌刻下温暖与情怀。

钢轨上的中国速度:铁路发展不断刷新春运图景。2025年春运,中国铁路以多项“首次”彰显硬核实力,全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8万公里,新开通的“梅龙高铁”等春运新兵首次投入春运“大考”,让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城市圈”再扩容。复兴号家族再添“新成员”——时速400公里的CR450动车组完成试验,车厢更宽、能耗更低,为未来春运“更快、更稳”埋下伏笔,技术革新让“智慧春运”触手可及。12306系统首创“候补购票+务工人员专区+学生预约”的精准服务,历史性解决“购票难”问题,“刷证通行”,人脸识别、智能引导机器人让进站效率大幅提升。高铁车厢内,5G信号全覆盖,旅客可实时查询沿途天气、换乘信息,旅途从“煎熬”变为“享受”。贵南高铁让黔桂山区迈入“3小时经济圈”,川青铁路激活雪域高原的文旅资源,中老铁路“澜沧号”春运期间跨境客流增长120%……铁路网如同血脉,为乡村振兴、边疆繁荣、国际联通源源不断注入澎湃动能。

细节里的为民温度:人民铁路为人民的硬核担当。中国铁路的蜕变,是“人民至上”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一条条钢轨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更串联起区域协调发展,面对春运这场“全球最大规模人口迁徙”。广铁集团以“绣花功夫”织密服务网络,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集团公司累计,到发旅客2837.2万人次,同比增长3%,创同期旅客到发总量历史新高。2月3日至13日,娄底车务段新化站连续开行K6596、K4534三趟务工专列,护送近3000名务工人员前往深圳、上海等地,让“弱势群体优先”成为春运的“温情注脚”,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托底民生的“普惠承诺”。广州南站“春联驿站”为旅客手写祝福、张家界车务段联合湘西文旅局,在凤凰古城站开展“我的铁路风景·春运悦读”活动……铁路正从传统的“运输工具”升华为新颖的“文化纽带”。

列车中的独特角度:窗外美景为旅途锦上添花。当复兴号穿越秦岭隧道、跨过长江大桥,当“慢火车”载着老乡的背篓驶向苗寨,当风雪夜归的铁路人在站台上接过一杯姜茶,车窗内外皆山河,回家的路就是最美的风景!春运归途,飞驰的列车不仅承载着游子跨越千里的思念,更将一幅幅流动的“中国画卷”悄然铺展在车窗之外。当复兴号穿越山川河流,当绿皮车慢行于乡野田畔,车窗早已成为一扇观察时代变迁的窗口——这里既有山河锦绣的壮美,亦有万家灯火的温情,更有新时代发展的壮阔图景。从贵南高铁的喀斯特峰林到京广高铁的油菜花海,从青藏铁路的雪山草原到杭黄高铁的徽派村落,中国铁路用钢轨串联起地理与人文的“最美剖面”。设计者们将“山水入画”的理念融入线路规划,福厦高铁的跨海大桥与碧波相映,张吉怀高铁的隧道群与武陵山脉共生,旅客无需下车便能邂逅“诗与远方”。春运归途正悄然成为一场“基建奇迹”与“自然馈赠”的双向奔赴之旅。

钢轨延伸处,皆是山河锦绣,车轮滚动时,承载民心所向。中国铁路用速度与温度证明,发展的终极意义,始终是让最广大人民共享时代发展红利。这万里铁道线上奔腾的,不仅是春运人潮的汹涌澎湃,更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对“人民幸福”的庄严承诺!  (广东铁路有限公司惠州工务段:王昌鹏、谭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