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螺杆产业崛起:从技术突破到全球制造中心的华丽蜕变

发布时间:2025-02-21 15:45:5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几千年前,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阿基米德目睹农民们为灌溉而辛苦劳作,用木桶和绳索艰难地从河中取水。这位大科学家心生怜悯,思考着如何能减轻这些农民的负担。于是,他构思了一种新颖的装置,它由一个螺旋形的管道组成,发生转动时,水便会沿着螺旋的轨迹被提升,轻松地流入田地——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螺旋”。它不仅解决了农民的灌溉难题,还逐渐应用到建筑、矿业等领域,成为古代工程技术的象征,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更是成为现代机械工业的重要部分。

从荒芜到支柱

20世纪80年代,中国塑料行业开始起步。1985年,在第一届中国国际塑机展销会上,一家德国公司螺杆的标价让原舟山市金塘沥港农机厂职工何世钧瞠目结舌——一根与电缆机配套的BM型螺杆售价1万美金;一套生产化纤的Vc403螺杆甚至高达3万美金!而在当时,50元人民币便可支撑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的生活。

何世钧(左二)在介绍他的第一台专用螺杆铣制造机器丨图源:定海区工商联

巨大的价格落差,刺痛了何世钧的心,也点燃了他不服输的斗志。他一头扎进车间,日夜画图、钻研,终于设计改造出全国首台螺杆专用铣床,成功试制出10根BM型螺杆。上海熊猫电缆厂等4家企业以每根3000元的价格收购,何世钧掘得了“第一桶金”。

2017年,何世钧将中国首台螺杆专用铣床无偿捐赠给舟山市博物馆丨姚峰摄

初尝成功的何世钧没有停下脚步,他成立了东海制塑螺杆厂,这是我国第一家专业生产螺杆机筒的厂家,开创了中国螺杆专业制造的先河。他还注册“金海螺”商标,走品牌化经营路线,立下了舟山螺杆40年长盛不衰的“标杆”。东海制塑螺杆厂的成立,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中国螺杆专业制造的时代浪潮。大批技术能手纷纷“下海”,定海华业塑料机械厂、浙江金星螺杆制造有限公司、浙江精宏机械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塑机螺杆企业,在舟山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当时,金塘螺杆机筒主要采取“家庭生产+企业销售”的产销模式,将生产技术工艺分解,以家庭作坊为最小生产单位,每家负责单道工序,形成流水作业。生产出的产品由大规模企业质量把关、收购转售。凭借过硬的质量、低廉的成本和高效的运作模式,金塘螺杆成功“出圈”,成为行业标杆,金塘岛也迈出了从传统离岛渔村向工业重镇转型的第一步。

金塘岛局部俯瞰图丨毛鲁楹摄

从分散到集成

步入20世纪90年代,利好的土地政策相继出台,螺杆行业迎来创业潮和飞速发展时期。在“螺杆之乡”舟山市金塘镇沥港乡,流传着“每10个人中就有3个人从事螺杆生产”的说法。但工业用地紧缺、“单打独斗”的小作坊生产模式、质量标准不一等问题,也制约着舟山螺杆产业的发展。

“中国金塘螺杆小镇”应运而生,依托西堠工业园区集聚优势,加快塑机螺杆产业链式化发展,螺杆产业从小而散走向特色化、规模化、国际化。

西堠产业园区俯瞰图丨汤志成摄

产业集聚带来用电负荷攀升难题,国网舟山供电公司精心布局电网“经络”,围绕小镇配置1座110千伏变电站,新设、改造线路10条,自金塘螺杆小镇建成后,累计输送电能6.2亿千瓦时。

2023年5月,“冠腾小微园”成为20余家中小微塑机企业的“新家”。

在前期电力规划阶段,国网舟山供电公司新增首个投入DTU自动化控制的10千伏开关站,实时监测设备运行负荷和开关分合位状况,远程遥控开关分合操作,降低运维人员工作量和危险系数,提升小微产业园智能化水平。同时,开关站承担“中转站”作用,通过开关站内联络线路倒负荷,可实现线路用户不停电检修,减少企业因单条线路停电而停产的次数,助力企业承接澎湃“电潮”。

随着岛上螺杆产业“领头羊”的崛起,定海科江热处理厂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当规上螺杆企业无法独立完成工序或订单过多时,以科江热处理厂为代表的螺杆配套企业便会通过生产分工和协作的方式帮助企业消化溢出订单。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升行业整体产值。历经两代人的奋斗,如今的科江热处理厂年产值已近千万元,从“小打小闹”的作坊跻身当地同类型企业的“前三甲”。

国网舟山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对定海科江热处理厂进行能效回访丨汤志成摄

科江热处理厂的发展历程,成为了金塘螺杆产业“大厂”带“小厂”同奔共富路的生动写照。

龙头企业领头跑、小微企业接力跑、配套企业协同跑、电力赋能加速跑,“四位一体”助力舟山螺杆跑出了别样风景。目前,总面积仅有110.62平方千米的金塘岛上,共汇聚了大大小小700多家塑机螺杆企业。2023年,金塘螺杆产业产值突破79亿元,成为首屈一指的世界螺杆加工制造中心。全国75%以上螺杆产品均来自舟山金塘。

“智造”向新向绿

如今,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设备在螺杆产业深度应用与普及。螺杆制造业正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从重模仿轻创新转向制造与研发并重。

在“华业塑机”,伴随着金属切割声,粗加工螺杆从数控机床中出来,“乘坐”机械吊臂前往精加工中心,工人扫描螺杆机筒的二维码“身份证”,就能实时查询、更新生产进度,产品信息同步至后台数控中心。浙江栋斌橡塑螺杆有限公司在螺杆激光表面制造专用设备加持下,将喷焊工时从8小时缩减为1小时,且螺杆表面平整、无裂纹、变形小,加工后可直接装机使用,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大幅提升。高端制造离不开高质量电能。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驱动下,舟山螺杆产业向新而行,电网人也将目光投向新能源。在金塘螺杆小镇,利用工商业用户地广屋平、用电量大、峰值电费高的特点,“新能源 +储能”成为中大型企业节能减排的绝佳配置。

“华业塑机”厂房外的8套储能系统设备,在夜间谷电时段充电,用电高峰时放电,通过负荷跟踪、需量管理,精准匹配企业用电规律,缓解电力供需矛盾,预计每年可为企业节约75万元。

截至目前,国网舟山供电公司已服务36家螺杆企业光伏项目并网发电,装机容量累积达33.3兆瓦,年发电量可达1475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43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800吨。

国网舟山供电公司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为华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检查光伏设备丨姚峰摄

当最后一抹夕阳坠落地平线,甬舟集装箱码头灯火通明。无数往来的货轮在此停泊、接入港口岸电。每天,无数根螺杆从这里启航,被运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摩天大楼到精密机械,从航天遨游到深海探索,舟山螺杆紧密联结着全球经济的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