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好监督利器 护航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2-27 14:10:3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近日,随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一场乡村振兴主战场即将在广大乡村铺开,纪检监察机关要顺应时势,及时介入,用好监督利器,磨利监督“刀刃”,为推进意见的贯彻落实保驾护航。
立足职能职责,做好“监督的再监督”。纪检监察机关要在其中发挥其政治监督作用,找准监督发力点,明确监督事项,盯紧基层人、权、事,着重监督政策落地和资金分配的权力是否乱用滥用;监督是否存在以权谋私、优亲厚友、人情关系等问题;盯紧具体政策、具体项目、具体资金是否落实到“点”到“户”到“人”,让脱贫户不返贫。充分发挥片区协作联动监督作用,统筹运用人财力资源,深化运用数智监督、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销账式”落实,让农村人居环境“美”起来,农民包里的钱“鼓”起来,农村新质生产力在监督中“亮”起来,智慧农业升级“动”起来,投融资机制创新“响”起来。
整合监督力量,聚焦监督难题厘清责任。监督保障乡村振兴,点多面广。要抓过程,抓节点,抓具体,把监督力量用在“刀刃”上。聚焦义务教育保障、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饮水安全保障等人民群众关心的“天大小事”进行跟进监督、全程监督、精准监督,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让群众得实惠,感受到好日子就在后头。同时,要把握好监督与监管的度,既不能越权,也不能缺位,不能大包大揽和越俎代庖,重点监督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发力,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耕好自己的“田”,管好自己的“地”,让监督有力,责任分明,成果见效,让群众“幸福指数”不降温。
坚持“严”的基调,深化以案促改促治。纪检监察干部要在监督中真抓实干,坚决防止搞“面上监督”“一阵风监督”,严防监督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聚带着问题下去,把问题捞上来,要在与群众的“家长里短”中,找线索查问题抓案例树典型,做好查办案件“通篇文章”,一体推进“三不腐”,以严的行动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结合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持续超常规集中整治乡村振兴领域突出问题,实践运用“四种形态”,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坚持宽严相济原则,实事求是为受到诬告干部澄清正名,促进基层干部勇于担当作为,全面打赢乡村振兴攻坚战。(文山州纪委监委:李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