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良的家风家教涵养清风正气

发布时间:2025-03-07 16:56:5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近年来,“贪腐亲兄弟,上阵夫妻档”的家族式腐败的案例屡屡曝光,这些党员干部在物欲的诱惑和亲情的裹挟下逐渐堕落腐化,教训沉痛而深刻。要想阻断这种腐败的滋生,除了法治之外,还得注重家风家教,以优良的家风家教涵养清风正气。

优良家训是培育廉洁自律意识的“土壤”。古往今来,许多名门望族都将廉洁作为家训的重要内容,如包拯家训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严厉的训诫警示着子孙后代要廉洁奉公。正是这种对廉洁家风的坚守,使得这些家族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保持清正之名,也为社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党员干部要带头制定良好的家规家训,引导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约束好家庭成员的行为。同时,要以身作则,坚守廉洁底线,不贪图小利,不滥用职权,言传身教让优良家风传承下去。

优良家风是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的“基石”。党员干部的家风,关系着党风政风。《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管好家属,带好队伍,以身作则,带头树立良好的家风家教。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严格要求亲属子女,教育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讲好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的故事,并身体力行,以耳濡目染的方式教育家属。同时,党员干部还要加强对家庭成员的教育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防微杜渐。

优良的家教是净化党风政风的“净化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中的这句古训,深刻揭示了家风对一个家庭乃至社会的深远影响。家风正,则政风清,这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被无数事实所验证的真理。党员干部的成长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良好的家教能在他们心中种下廉洁奉公、为民服务的种子,促使他们在工作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御各种诱惑。它教导党员干部要敬畏权力、慎用权力,将权力真正用于为人民谋福祉。这种从家庭层面出发的约束和引导,能够有效减少权力寻租、以权谋私等现象的发生,从源头上净化党风政风。无论是从家庭层面、社会层面都应当重视家风家教,从媒体上、舆论引导上进行一定的倾斜,营造积极向上的家风家教氛围,从而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重视家教家风,营造一种“建设良好家风人人有责”的氛围。(砚山县纪委监委:王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