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扎根沃土践初心 青春执笔绘振兴
发布时间:2025-03-10 10:56:5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2月23日,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广大基层选调生要学好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六大方面,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以“科技犁铧”深耕希望田野。“仓廪实而知礼节,五谷丰而民心安。”一号文件将粮食安全置于首位,强调以科技创新提升单产,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作为基层选调生,需化身“科技兴农”的桥梁,夯实地基,守牢耕地红线,参与耕地保护巡查,推动“非粮化”“非农化”整治,配合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确保“良田粮用”;播撒智慧,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广无人机植保、智慧农业平台,协助引入生物育种技术,推动“实验室成果”向“田间地头”转化。
沃野千里、筑梦乡梓,以“匠心之笔”雕琢和美乡村。“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文件提出乡村建设需“求好不求快”,强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双提升。选调生当以“微改造”焕发“大生机”,织密民生网,补短板惠民生,协调推进农村供水、电网、物流体系建设,推动教育、医疗资源下沉,让“快递进村”“名师入户”成为常态;执生态之笔,绘绿水青山,参与农村污水治理、垃圾分类项目,推广“庭院经济”,打造“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态宜居场景;融治理之智,筑和谐乡风,依托数字平台推动村务公开,组织“乡贤议事会”,破解彩礼攀比、丧葬陋习,以文化浸润培育文明新风。
产兴民富、共绘新篇,以“创新之火”点燃共富引擎。“产业旺则乡村兴,百姓富则江山稳。”文件明确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要求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选调生须成为“产村融合”的催化剂,链式赋能,激活特色产业,挖掘“一村一品”,推动预制菜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三产融合,助力“土特产”变身“金招牌”;利益共享,织就共富纽带,协助组建合作社,探索“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让农民通过土地入股、民宿托管实现“租金+薪金+股金”多元增收;育才引智,锻造振兴铁军,开办“田间课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接高校资源引入“乡村规划师”,以人才活水润泽乡土。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乡村振兴擘画蓝图,基层选调生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与“建功必定有我”的担当,在阡陌间书写青春答卷,让政策春风化作润泽乡土的绵绵春雨,共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画卷!(宜宾市屏山县书楼镇:孟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