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常”字诀 激活“廉”动力
发布时间:2025-03-11 16:19:4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党风廉政建设是治党治国的永恒课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永远在路上”的姿态,念好“常”字诀,在固本培元、揽镜自照、扬鞭奋进中循“纪”前行。
秉持警惕心,将理论武装抓在经常。“万山磅礴看主峰。”政治理论教育是党员干部的“开门课”更是“必修课”,少数党员干部丧失纪法底线,往往就是从“思想滑坡”开始,要始终保持“党纪学习教育永远在路上”的清醒认识,深度开掘“理论富矿”,以刀刃向内的革命精神深度反思、自我审视,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案头书、手中卷”,时刻敲响纪律警钟、筑牢思想堤坝,反躬自省、深刻查摆,增强拒腐防变“免疫力”,确保思想武装永不“掉线”。
常怀敬畏心,将警示教育融入日常。“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警示教育,“警”的是现象和问题,“示”的是党性和品行,震慑的是不收敛、不收手、不知止的人,教育的是全体党员、干部,彰显的是我们党矢志不渝、毫不动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信念。要深刻汲取“看片人”终成“片中人”的教训,把警示教育当“镜子”,充分用好反面教材,把自己摆进去,深入剖析存在的不足,思想上警醒起来,知不足而自省,“日用而不觉”,切实做到清除政治“灰尘”,防止思想“病变”。
坚定正直心,将监督管理严在平常。“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纪律的生命在于执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擦亮靠前监督“探头”,围绕问题易发的“风险点”、业务经办的“关键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开展监督,紧盯重要岗位、关键环节和“关键少数”,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校园餐、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医保基金管理等重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监督内容“全链条”、监督对象“全覆盖”。持续释放“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的信号,推动破解“小微”问题,纠正“小事小节”不良习惯,切实树立起廉洁、反腐的鲜艳旗帜。(麻栗坡县六河乡纪委、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