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市:党建引领聚合力 “医”心向党践初心

发布时间:2025-03-13 14:20:5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近年来,虎林市不断加强公立医院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构建“政治领航、组织强基、服务惠民”三维工作体系,推动党建工作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

一、举旗定向强根基,锻造政治过硬的“红色队伍”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压实责任链,耕好“责任田”。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明确党组织书记作为思想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定《党建主体责任清单》,建立党组织书记定期讲授专题党课、牵头思政工作研讨等机制,全面提升领导班子政治判断力与履职主动性。实施党建任务“三级承诺制”,将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实现压力传导纵向到底。完善制度链,织密“防护网”。推动全市公立医院将党建工作写入章程,规范修订《党组织会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建立重大事项“议题双审、过程双控、档案双备”机制,确保党的领导嵌入诊疗、基建、采购等关键环节。推行领导班子“三查三述”制度,强化运行监督,全面推动领导班子依法履职、依法决策、高效运转。延伸融合链,激活“神经末梢”。按照“业务延伸到哪里,党支部就建到哪里”的原则,在临床医技科室、外派医疗队中建立党支部8个、功能型党支部1个。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制定《党建业务复合型人才选拔办法》,从高级职称党员中遴选8名骨干担任支部书记,建立支部党建与学科建设“双KPI考核”体系,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

二、固本强基筑堡垒,构建全域覆盖的“红色矩阵”

以组织建设为抓手,构建“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四级联动机制,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强化思想引领力,补足“精神钙”。指导各医院研究制定党支部年度组织生活计划,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开展公立医院党务工作者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2期、培训60余人次,将党史学习教育等政治理论纳入培训课程,邀请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等专家教授为业务骨干授课6次,不断提升党员干部、业务骨干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提升专业竞争力,练就“金刚钻”。积极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立党员导师帮带制度、开展学术交流、技能培训等活动,选派39名医务骨干赴外进修学习,为青年医务人员提供成长平台。2024年,虎林市中医医院康复科、肾病科获评省级中医重点专科,虎林市中医医院被评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县域综合诊疗能力明显提升。激发组织战斗力,建强“主心骨”。建立公立医院党建联盟,创新构建“1335”工作机制,系统推进“一支部一品牌,一领域多特色”党建工作格局,组建3支党员突击队,在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服务保障居民安全20余次。虎林市人民医院以“智慧党建+精准医疗”双轮驱动,持续叫响“医路先锋”党建品牌,激发医护人员共担使命、勇当先锋,“党员名医工作室”年接诊量突破6000例,患者满意度达98.4%,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三、惠民利民践初心,打造温暖人心的“红色驿站”

坚持把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作为检验党建成效的试金石,构建全链条、立体化服务体系,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更具质感。建设“安心医院”,织牢健康保障网。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满足基层群众健康需求,深入村屯社区开展健康讲座29场、组织义诊78次,惠及群众4500余人次,将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增强了医院党组织在服务群众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创建“暖心医院”,提升就医体验感。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院环境,设立“党员先锋岗”16个,推行“党员导诊台”“爱心助老岗”等服务,推动党员干部在提供医疗服务中主动作为,通过提高诊疗质量、优化服务流程,切实提升群众对医院的信任感和满意度。培育“仁心医院”,弘扬医德新风尚。狠抓医德医风建设,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12次,覆盖医护人员400余名,对药品耗材等16个高风险环节实施动态监测,实现廉政风险预警处置率达100%,推行“阳光处方”双公开机制,开展“医路清风”宣誓活动3场,培育“拒收红包先进个人”22名,累计收到患者表扬信34封、锦旗20余面,推动医德医风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