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虎林:党建引领“三步走”产业振兴 “开新路”
发布时间:2025-03-13 15:20:4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虎林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通过成立村投公司、延长产业链条、盘活闲置资源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以党建引领铺就了产业发展新路子。
整合资源,开出“增收良方”
“我们村土地少,集体经济收入少,想要发展产业项目,启动资金就是个大问题,到哪去找这些钱去,农兴投资公司的成立,让俺们看到了希望。”东源村党支部书记盖福海说。为破解涉农资金筹措、整合、利用等多重难题,虎林市委、市政府积极尝试成立县级村集体经济发展投资公司,通过集聚生产要素、培育乡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破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村屯各自为战单打独斗、产业格局小乱散弱等现实问题。经虎林市人民政府批准、虎林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由6家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发起,成立了虎林市农兴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后,虎林市委组织部立即组织各乡镇党委书记召开农村集体经济推进会,鼓励各乡镇动员各村广泛参与,投资入股。截至目前,公司已成功融资1240.5万元,41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投资入股,东源村、朝阳村、新岗村等6个没有立村产业项目的村积极参与,为产业弱村提供了发展之道。
虎林市农兴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监事会议
延长链条,拓宽“提质之路”
“犇壮鲜牛肉店盛装启幕、礼惠全城,让虎林百姓吃到绿色放心、健康营养的鲜牛肉,所有牛肉及产品均为犇壮牛场自养、自产、自销的‘西门塔尔’黄牛,保证纯绿色养殖......”一条犇壮鲜牛肉店开业的广告,刷爆了虎林居民的朋友圈。
虎林市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注重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特色产业链、推进品牌建设,深化基层组织引领,将村集体增收从狭窄的种、养殖单项生产向全产业链拓展,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近年来,以伟光乡太平村甜玉米的“种植、运输、加工、冷藏、销售”精深加工全产业链为示范,虎林市加大各村党组织交流学习、互相帮扶力度,通过实地参观、经验分享、手把手教学等方式,引领建成新乐乡永平村肉牛“养殖、销售、加工”链、宝东镇正义村红小豆“种植、运输、加工、销售”链等10条产业链,打造了“犇壮”“巡臻美霖”“酸小妃”等23个品牌,每年带动村集体增收370余万元,安置就业125人,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抓党建、延链条、提质效”的创新之路。
虎林市新乐乡永平村肉牛养殖项目
盘活资源,激活“发展春水”
虎头镇虎头村居家型民宿“水云间”院内,室外灶台炊烟袅袅,室内游客穿着租借的朝鲜服饰打卡自拍,好一番热闹景象。鸡西市文旅局驻虎头村工作队队员朱作祥挑着两篮新鲜农家菜缓缓走来。
“这里是虎头村的老村委会,村委会搬走后一直闲置,我们工作队和村干部觉得太浪费了,每年夏冬旅游旺季,虎头的宾馆都不够住,若是盘活闲置资源,对于我们探索发展‘旅游+民宿+特色饮食’模式,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大有好处。”虎头村驻村工作队队员朱作祥侃侃而谈。
近年来,虎林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依托各村区位优势,结合市场需求,通过盘活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厂房、活动广场等集体资产,充分挖掘水面、农户庭院等村集体经济发展潜力,以“村党组织领衔+帮扶单位协助+村民广泛参与”的方式,指导各村科学谋划、“一村一策”,积极培育乡村旅游、仓储库房等产业,着力将“闲”资源变“活”资本。去年以来,虎林市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发展了虎头村冰雪乐园、太平村乡村旅游、三林村肉牛养殖等30个产业项目,助力村集体增收120.5万元,带动263名村民,人均增收3200余元,拓宽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为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注入新动能。
虎头镇虎头村“水云间”民宿项目
虎林市紧紧抓住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牛鼻子”,通过统筹整合资金资源、积极延伸产业链,培育了农村产业新业态,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正在虎林市徐徐展开……(作者:张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