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一线勇前行, 至臻底色映初心

发布时间:2025-03-18 14:16:1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20年的岗位坚守,彰显他勤奋踏实的人生态度;一座座高楼的顺利竣工,离不开他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他扎根一线,他以身作则,如果说人生是一份答卷,他从不盲目追求答卷的速度,而是默默地答好每一道难题,不舍昼夜地攻克每一个难关,稳扎稳打地履行自己的责任。他就是中建澜溪苑的项目执行经理张松州。

2005年,意气风发的张松州带着满腔热情加入了中建七局大家庭。他在多个岗位第一线轮值的经验让他受益匪浅。监督项目进程,协调工作进度,把关工程质量,他都全力以赴。披星戴月只为攻克项目难关,埋头苦干之余他也坚持总结与反思,只为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十几年如一日,一步一个脚印,让他对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了如指掌。

他坚信“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恪尽职守,臻于至善的工作信条如同一匹陪伴他跨越崇山峻岭的骏马,带他披荆斩棘,突破重重困难。

危难时刻显身手,防汛抗洪立潮头

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场。“防汛救险义不容辞,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们多付出一份力,就能够多帮助到一个人!”2021年7月20日郑州暴雨天气忽如其来,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一时间整座城市陷落到了水淹的恐惧之中。在无可抗拒的天灾面前,唯有众志成城方能守卫一方平安。张松州在得知汛情的第一时间,立即进行抗击汛情的动员,成立抗击汛情突击队,同时做好了精密的部署,在保证组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制定了多组排涝的援助计划。运筹帷幄于危难之时,不仅仅需要满腔的热血,更需要的是沉着冷静的大脑与总揽全局的视野。他身先士卒,带领着突击抢险队伍深入救灾区,电话指挥,搬运物资,抽取积水,一群人和衣而眠奋战了多个日夜。当他带着队伍刚刚完成商城路社区新华社小区的车库抽水作业,又得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急需电力应急的消息,他迅速整合资源做出反应,随车运送发电机,为监护室内的病人送去了光明和希望。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帮助和支持下,7.20抗汛救灾工作临近尾声。“我们的力量很有限,这也本就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这句朴实的话是他在获得经开区防汛优秀志愿者和2021年度中建七局西南公司抗汛先进个人荣誉时说的最多的一句。

实干笃行创佳绩,万丈高楼平地起

每一个项目的圆满落成都离不开团队的戮力同心,其过程中所遇到的艰辛与困难层出不穷。在进行中建·澜溪苑项目的抢工建设中,张松州以岗为家,每时每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随时解决现场施工的各类疑难问题。中建·澜溪苑项目地处郑州,位于两个办事处多村交叉处附近,周边的各方关系较为紧张复杂,扬尘管理力度大,土石方的作业面临较大的压力。在项目开始前,他已经预估到此类状况发生的可能性,工程任务紧,作业压力重。他为此四处奔走协调,同时合理地把控工程现场作业标准,竭力避免了因为扬尘管理不规范导致的工程延期的问题,确保项目正常推进。

此外,施工场地狭小也成为了这个项目的大难题。场地内无法满足高峰期工人居住的需求,场地道路依赖基坑内道路,坡道及幼儿园的封闭时间节点将会较晚。同时,场地内土质复杂并且图纸方案多次频繁变更,给具体施工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他带领团队,群策群力,有计划、有落实、有回应地率先攻克主要难题,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根据所遇到的各种情况灵活应变。

针对施工场地狭小的问题,他进一步细化施工排班,并且尽可能地利用周边的资源妥善安置施工团队。不仅如此,极其忙碌的工作间隙,也会特意去关心施工人员的居住情况,他身上所具备的“对人的关怀”恰恰就是他对于工程项目的最真诚的理解。建好高质量的建筑的最终意义也是为千家万户带去遮风避雨的温暖港湾。

在项目执行经理的岗位上,他用自己踏实肯干的态度感染了整个团队,整个施工团队保持热火朝天的干劲并捧回了“西南公司2022年上半年产值突出贡献奖”“郑州市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河南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郑州市扬尘治理标准化工地”等诸多荣誉。

勇创一流是他内心坚持不懈的追求,扎根一线是他数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同舟共济是他赋予这支队伍的灵魂。在工程进行的同时,他对自我的提升也没有放松,在项目高速推进期间追求科研实效、开展课题研发与技术储备,获得了1项省部级QC,2项省部级BIM成果,1项发明专利授权,用实际行动做“至臻”文化的坚定捍卫者和忠实践行者,也许这就是踏实笃行的力量。

大道如砥做先锋,行者无疆吹号角

作为澜溪苑项目与七雅苑项目联合党支部的书记,他在夯实党建工作与践行志愿行动方面也做好了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同时也深入一线,不务空名。在学雷锋日到来之前,他联系到属地社区,了解社区内困难户的基本情况,分出了多支志愿小组,带着生活必需品上门慰问困难家庭,为他们打扫和规整房间。看着老人开心的笑脸,他在志愿总结会议上分享了自己当时被触动的感受,并提到“学雷锋不止要在学雷锋日,不要忘记我们每个人身后都插着一杆红旗,我们要让红旗在这块社区上飘扬起来。”

寒来暑往,他依然是那个心有理想白马奔驰的青年人,不论是防汛抗疫,不论是项目建设,他都敢于担当使命。同时,他也是红色党建的旗手,志愿工作的吹号人。这也许正是西南建设人身上独特的至臻信念,一种大任当前迎难而上的魄力,一种披荆斩棘冲锋陷阵的豪情,一种永远向着更高峰攀登的进取心。(雷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