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铺就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轨道
发布时间:2025-03-21 15:04:1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10日披露,今年1至2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7.26亿人次、同比增长4.7%,创历史同期新高。
春潮涌动,万物复苏。“7.26亿人次”的背后,是铁路网络持续延伸的“硬支撑”,是服务品质迭代升级的“软实力”,更是区域协同发展、跨境互联互通的“新动能”。从繁忙的春运到日常通勤,从城市群联动到国际大通道建设,中国铁路正以更高效、更智慧、更开放的姿态,铺就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轨道。
路网织密,流动中国脉动强劲。春运历来是观察中国经济社会活力的重要窗口。今年前两月,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超1.1万列,同比增长8.7%11,运力提升的背后是路网建设的持续深化。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其中高铁4.8万公里。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广深港高铁春运期间跨境客流量近400万人次,同比增长24%,日均开行列数增长11.5%,香港与内地93个城市实现轨道直连,“双城生活”逐渐成为区域常态。从西部边疆到东部沿海,从北国雪原到南国水乡,密织的路网正将地理距离转化为“时间红利”,让“说走就走”的便捷成为现实。
服务提质,旅途温情无处不在。运力提升之外,铁路服务的“温度”与“精度”同样令人瞩目。今年春运,铁路12306推出“系统自动提交购票订单”、学生务工人员预约购票专区等功能,大幅缓解购票压力;全国120个车站实现便捷换乘,32个车站试行“地铁免安检”,89个车站提供互联网订餐服务,“静音车厢”覆盖99列动车组列车。细节之处见真章——深圳福田站通过优化导视系统和志愿者引导,高峰期旅客进出站时间缩短15分钟;跨境旅客港澳通行证核验效率提升,失物招领联动机制帮助旅客寻回物品近200件次。这些创新举措,让旅客从“走得了”迈向“走得好”,铁路服务的“人性化基因”愈发凸显。
跨境互联,区域发展动能澎湃。铁路不仅是交通线,更是经济带、文化桥。跨境运输的快速增长,为中国与世界的联通注入新活力。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突破500万人次,中老铁路跨境旅客同比增长57.9%,中蒙、中俄国际列车促进旅游消费与人员往来。政策与设施的双重赋能下,“灵活行”“一签多行”等措施释放红利,大湾区日均跨城通勤突破6万人次,“1小时经济文化圈”覆盖人口超270万。与此同时,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量持续增长,中吉乌铁路、雅万高铁等境外项目稳步推进,中国铁路以开放姿态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为共建“一带一路”增添强劲动力。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中国铁路用钢轨丈量发展步伐,用服务诠释为民初心,用开放联通世界梦想。今天的中国大地上,高铁飞驰、路网如织,不仅承载着亿万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勾勒出区域协调、内外联动的壮丽图景。面向未来,随着“八纵八横”高铁网加速完善、“智慧铁路”建设深入推进,中国铁路必将以更坚实的步伐,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民生福祉的征程上续写辉煌篇章。(孔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