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乐:以检察护老之力,为人间烟火注入法治温度
发布时间:2025-03-26 11:05:0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拗九粥香又甜,莫忘娘奶恩情长。”在八闽首府福建福州,绵延数百年的独特敬老文化里,一碗甜粥承载着孝亲文化的温度。而在今日的长乐街巷间,这份传统孝义正被赋予新的时代注脚。2月26日(农历正月廿九),福州市长乐区人民检察院将法治基因注入“拗九节”的敬老血脉,用一场跨越古今的文明对话,在社区搭建起一座敬老护老的普法走廊,以检察“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法治春风拂银发,花式普法润桑榆
“我来试试!”社区门口的“木射反诈”游戏区,69岁的陈大爷拿起木球用力一掷,击倒了“捂紧口袋不转账”的木柱。“好!击中红柱得1分!”一旁的“投壶防骗”区,林阿姨连续投进3只木箭,惹得围观群众纷纷鼓掌。排队等待的老人大声读出箭羽上的反诈提示,笑着说:“这游戏好玩,还能学到防骗知识!”
活动当天上午,长乐区航城街道荣辉社区服务中心门口欢声笑语,粥香四溢。前来领取“拗九粥”的老人们都被现场的游戏项目吸引住了。传统游戏木射、投壶被穿上了“新马甲”。只见黑色木柱上贴着“贪小便宜吃大亏”“轻易扫码丢钱财”等诈骗陷阱关键词,红色木柱上则贴着“不明链接不要点”“不贪便宜不上当”等防范要点。投壶游戏的箭羽也同样被贴上了提示标语。不论是参与者还是围观者,反诈防骗知识就这样悄悄地入了脑,走了心。
“依伯,拗九粥烫,您慢慢喝。这本法律手册您听我讲讲,里面教咱们怎么防范非法集资和电信网络诈骗。”社区工作人员将一碗碗热腾腾的拗九粥送到老人们手中。干警小黄在一旁用福州方言讲述典型案例,讲解法律知识。老人们会心聆听,频频点头。
一碗拗九粥,传递的是温暖与关怀;一场传统游戏,承载的是法治与守护。“检察院这样给老年人做普法宣传,实在有心意!”荣辉社区党支部林书记表示,为贯彻落实“检护民生”工作,近年来长乐区检察院与该社区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结合传统节日和重要节点举办了多次普法活动,内容多样,互动性强,居民们得到了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公益诉讼护夕阳,法律监督筑心安
“走廊都安装了防滑扶手,灶台旁边也装上了报警器,护工都挂着健康证,住在这里更安心了!”蛇年伊始,长乐区金太阳养老院里,82岁的陈奶奶为回访的检察官细数着生活环境的新变化。这场改变,源于长乐区检察院近年开展的一场养老机构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2023年8月,长乐区检察院在走访中发现部分养老机构存在燃气设备老旧、从业人员未持证等问题,随即依职权启动公益诉讼立案程序,与区住建局、民政局、市场监管局及各乡镇开展诉前磋商,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书、磋商意见书,推动相关部门开展为期60天的联合整治。
此次整改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养老机构电气线路改造完成率100%,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达100%,同步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长乐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化与检察机关协作,探索建立养老机构“红黑榜”公示制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其中专门提到‘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长乐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检察监督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升级,实现从“忧居”到“优居”的转变,正是检察机关依法履职、服务大局,构建“老有颐养”幸福城的生动实践。
织牢法网断黑手,法治共护养老钱
时值盛夏,回乡探望老人的陈先生发现,瘫痪在床的父亲,身下竟然还开着电热毯,刚想撤走,老母亲却拦住了他:“这个是光氧能量床垫, 2万8买的,可以治很多病,还能让你爸恢复,我们要克服一下。”无独有偶,陈奶奶也购买了这款神奇床垫。被邻居拉去门口理疗店体验中药热敷时,“理疗师”说她身上的皮肤病如果不治疗,会加重病变,身边“现身说法”的老人也说这款床垫的“光氧能量”治病效果很好。在免费体验了几次后,她也在犹豫中掏出“养老钱”买了下来。可是使用时浑身燥热,根本睡不着觉,这才怀疑起是否上当受骗了。
长乐区市场监管局发现线索后,通过“两法衔接”机制将案件移送到公安机关,长乐区检察院也立即开展了立案监督,并通过侦查监督协作办公室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及时固定证据,并就刑事政策、法律适用、证据标准等问题加强协商。
终于,越来越多的受害者出面证实了“光氧床垫”的真实“疗效”:“我左脚痛风严重,买回来睡了一段时间后完全没效果,最后还是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才好的。”“他们说用了这个床垫腰椎间盘突出会好。我咬牙花了25800元买下,不但没有任何帮助,反而燥热难忍。我还不敢跟小孩说,精神压力很大。”
在全面审查后,长乐区检察院依法以虚假广告罪将陈某等5名被告人提起公诉,最终,法院判处陈某等人九个月至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没收全部犯罪所得。“追回一笔养老钱,就是对社会正义的一次修正。”值得一提的是,在司法机关的共同努力下,所有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并全额赔偿了受害老年人的经济损失。
长乐作为侨乡,许多老年人受益于侨汇和地方经济发展,生活条件优越,但防范意识薄弱,且儿女远在海外,较易受骗。为守护“养老钱”,近年来,长乐区检察院联合相关司法、行政部门,重拳惩治以销售“养老产品”、投资理财产品为名,侵害老年人权益的各类违法诈骗犯罪。定期赴侯屿、罗联、玉田等乡镇、村居,为侨胞侨眷开展防范养老诈骗专题法治宣传,用福州方言全方位、多形式地以案释法。“天上咩会掉饼,其实都是暗井。莫听莫信莫转账,钱仔抓紧最重要。”此类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福州话宣传口号更是让在场老人在会心一笑中入脑入心。
联动履职破难题,守护“银发养育者”
“我们可能无法替孩子遮挡所有风雨,但可以教会他们如何保护自己。”2月21日,长乐区特殊教育学校大会议室内,64岁的李奶奶作为学生家长投入地聆听着。台上的检察官郑玉芳正在为特殊学生的家长讲授防性侵亲职课程。
“我也不会教啊,等我走了,她怎么办呢?”2年前的一天,长乐区检察院“玉芳工作室”里,李奶奶拉着郑玉芳的手,泣不成声。李奶奶口中的“她”是孙女小云。小云出生5个月便被母亲抛弃,李奶奶的儿子是智力残障,她相当于独自照养着孙女。渐渐长大的小云也出现了智力残障,学习困难,奶奶便让她放弃学业,留守在家,却因一时失察,小云受到了侵害。
在依法惩治犯罪的同时,考虑到李奶奶的家庭情况,长乐区检察决定通过“玉芳e站”数字平台向相关职能部门移送线索,联合开展综合救助。短短一周,各部门反馈接踵而来:当地政法委批准为李奶奶家庭发放司法救助金,作为小云的心理治疗费用;李奶奶智力残障的儿子、孙女同时被民政局纳入低保;教育局安排小云进入特教学校学习;妇联、未保办派出社工和心理咨询师开展入户帮扶关爱……
检察官回访时,年届64岁的老人的脸上笑中带泪,反馈说小云在校期间进步很大,自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一切都在向好发展。
但2023年7月,小云初中毕业了,因特教学校没有设立高中部,小云再次失学了。奶奶出门打工时,又只能把她锁在家里。一扇铁门锁住了孙女,却锁不住李奶奶的忧惧,既孙女当下的安危,也对孙女的未来充满了惶恐。
长乐区检察院经过深入调研,向区人大常委会进行了汇报,提出增设特教学校高中部的建议。在长乐区人大常委会监督和各未保职能部门共同努力下,长乐区特殊教育学校于2023年12月增设了高中部,并联合区职业中专学校,充分利用区检察院于2019年在该校设立的涉案未成年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后续孩子们的实习、就业开辟了更多途径。小云又回到了特教学校,开始学习烹饪烘焙、种植养殖。
长乐是著名的侨乡,大量青壮年在外打拼,也造成了大批留守老小和隔代抚养的现状。据此,自2018年开始,长乐区检察院“玉芳工作室”就开始探索在普通家庭中开展“亲职教育”,针对老年群体、针对隔代教育问题不断调整普法教育内容,持续拓宽检察普法受益面。
“老师说小云很乖巧,在同学中能力比较突出。”亲职课后,李奶奶拉着郑玉芳的手千恩万谢。“我知道,子孙平安,是老人最大的心愿,”检察官郑玉芳深情地说道,“我们做得再多,都不为过。”
长乐是著名的侨乡,大量青壮年在外打拼,也造成了大批留守老小和隔代抚养的现状。为了破解隔代抚养“教不了、养不好、护不住”的难题,自2018年开始,长乐区检察院“玉芳工作室”就开始探索在普通家庭中开展“亲职教育”,从检察院的办案工作区到学校的家长大课堂,从琴江满族村、营前后岐村的乡村读书沙龙到长安村的老年幸福院,针对老年群体不断调整普法教育内容,让侨乡留守家庭从“双重弱势”迈向“多重保障”。
“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长乐区检察院将持续推进“检护民生”专项行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以检察之力切实守护安全、幸福的养老环境,让法治的温情在岁月沉淀中愈发醇厚,让“有福之州幸福老人”这项民生工程在检察履职的守护下续写新的篇章。(长乐区检察院、黄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