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汀:检察为民“加减法”:减难题,加幸福
发布时间:2025-03-28 09:34: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放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场景中进行部署,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人民检察院一路走来,把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融入检察工作各环节全过程,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用心用情办好群众“急难愁盼”的实事,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
筑牢对党忠诚之魂,矢志不渝开新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抔魂,长汀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根据地,革命战争年代,这里孕育了坚贞的红色精神、忠诚的红色基因。近年来,长汀县检察院将革命斗争精神、红军长征精神引入党建工作,建成中央苏区(福建)工农检察史陈列室,形成以院党建阵地为中心,党支部为依托,红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等为辐射的点线面串珠的党建工作体系。
长汀县检察院坚持红色教育常态化,常态化组织党员干警前往何书衡纪念馆、红军渡口遗址、“红旗跃过汀江”主题馆开展沉浸式学习,使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激活传承,持续做强“赓续红·红韵汀检”党建品牌;强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在12309检察院服务中心设立党员先锋岗,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核心,办好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畅通为民服务的“神经末梢”,制定《长汀县人民检察院关于推进检察信访工作法治化实施方案》,在重复信访治理、司法救助、院领导包案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取得显著成效。
“公开与公正并重”,破解矛盾纠纷
“检察官好,感谢年前组织的那场听证会,让我的话有地方可说,心里也不憋屈了,过了一个痛快年……”
原来,涂某甲的父亲于2019年涉嫌交通肇事,被长汀法院判处有期徒刑缓刑,涂某甲的父亲因该案一直难以释怀。涂某甲带着父亲的遗憾向长汀县检察院提交刑事申诉申请书,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审查后认为,法院判决并无不当。但是如果不能让当事人真正理解,可能会进一步激化矛盾。
最是“小事”动民心,也最是“小事”需要耐心解决。经过反复思考,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决定帮助涂某解开心结,遂召开公开听证会,通过“述、释、议、解”四步法,最大限度地实现个案公正,赋予当事人更多了解检察办案过程和结果的机会。
听证会后,涂某表示“虽然结果不是我所期待的,但是检察官耐心解答我的问题,用公开听证的方式解开我的心结,我对这种做法认可。”
人民利益,念兹在兹。一直以来,长汀县检察院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检察工作全过程,以“如我在诉”情怀,探索形成“检察听证”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工作法,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有针对性地做实疏导化解、释法说理,2024年,共开展听证案件59场次,其中院领导主持听证29场。
聚焦司法救助提供暖心检察服务
“检察官和心理咨询师不仅让孩子打开了心扉,也更愿意和我们交流了。”看着孩子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小玉(化名)父亲连声感谢。
近日,长汀县检察院在办理一起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发现,被害人小玉遭到侵害后精神状态不好,需持续心理治疗,但因小玉的家庭比较困难,全家收入微薄。在调查核实期间,小玉的父亲又因突发糖尿病需住院截肢,使其原本困难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如何帮助小玉家摆脱生活困境、如何抚平小玉的心理创伤,成了检察官的牵挂。考虑到小玉家的实际情况及未成年人身心发育特点,检察官及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通过“司法救助+心理疏导”模式,延伸司法救助职能,检察官邀请心理咨询师一同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小玉消除心理阴霾,经过十余次心理治疗,小玉终于打开心扉,释放了压抑已久的情绪。
长汀县检察院坚持“一次救助、长期关怀”的理念,为加大救助力度,提升救助效果,提请市检察院联合救助,在市、县检察院共同努力下,为小玉发放司法救助金共计3.208万元,为困境儿童长远生活保障筑牢底盘。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长汀县检察院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2件,发放救助金89.648万元,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为长汀法治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从解群众燃眉之急到多元救助长效帮扶,司法救助不是简单给钱,而是精准纾困。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长汀检察司法救助案件的成功办理,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是长汀县检察院“从最困难群众入手”的生动体现,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工作清单”,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努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长汀县检察院:曾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