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剂良方”治作风,激活基层干部“战斗力”
发布时间:2025-03-31 14:52:5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基层干部是连接党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作风好不好,直接决定群众是点赞还是吐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赛道上,基层治理不“掉链子”,干部作风必须“卷”起来!
思想“防病毒”——筑牢初心“底层逻辑”。作风问题本质是思想“系统崩溃”。少数党员干部“开机界面”写着为人民服务,实际运行却弹出“官僚主义弹窗”,甚至被“形式主义病毒”劫持操作。破解之道,要靠思想教育这个“杀毒软件”升级维护“信仰内核”。要给基层干部定期“充电”,用党史故事当“补丁包”,把“为人民服务”刻进DNA,让基层干部对着先烈照“镜子”,比着模范正“衣冠”,思想不滑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些“病毒”就找不到入侵“端口”。基层干部还要打通“学用链路”,理论武装不能只做“内存扩容”,更要“实战适配”。白天在田间地头当“问题处理器”,晚上在“火塘院坝”把政策理论编译成“方言代码”,让“高大上”的政策包落地变成群众看得懂的“简易教程”。
制度“强算法”——给权力装上“防火墙”。作风建设不能只靠基层干部“手动杀毒”,得用制度代码搭建“自动化防御体系”。考核机制要“去伪存真”,把“打卡式考核”换成“群众口碑上分卡”,把“PPT干部”和“表格侠”踢出赛道,工作实绩才能直接挂钩“战力值”,倒逼干部从“键盘侠”回归“实干家”。监督体系也得玩“组合技”:上级“飞行检查”、群众“随手拍举报”、大数据“云监工”,三管齐下给权力戴上“紧箍咒”,浑水摸鱼的“老油条”自然无处遁形。
关怀“补蓝条”——给奋斗者“开外挂”。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既要有严管“压担子”,更需要厚爱“递梯子”。工资福利不能只靠“情怀信仰发电”,待遇保障要跑赢“压力通胀”,比如各地实行“越往基层、待遇越高”的薪酬梯度,偏远乡镇干部收入反超县城同级别20%;为异地任职干部提供“拎包入住”人才公寓,配套子女入学“教育直通车”,解除干部“打野”的后顾之忧,“安心发育”;组织部门要为“潜力股”开设晋升“绿色通道”,送干部到改革前沿“跨服练级”;还要设立“改革急救包”,对创新失误自动触发“组织扛伤”,为被诬告干部出具“清白证书”,使其得到“回血支援”,让基层干部带着满格“蓝条”继续冲锋,“满血再战”。
作风建设这“三剂猛药”得混合服用,当思想铸就“信仰盾牌”、制度化身“纪律圣剑”、关怀点亮“热血光环”,基层干部必将“支棱”起来,把乡村振兴的“施工图”绘成群众的“幸福实景图”。(文山州麻栗坡县八布乡纪委:马颖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