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脸”之后需“走心”

发布时间:2025-04-08 14:05:4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让歪风邪气没有市场。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红脸出汗”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但“红脸”之后能否真正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是否“走心”。只有“红脸”之后“走心”,才能让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挥实效,强化党员干部教育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生态。

“红脸”之后“走心”,要真心接纳批评意见。“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批评如同苦口的良药,虽让人一时难以接受,但却能治疗思想和行为上的“病症”。在党内生活中,有的党员干部面对批评,或是抵触抗拒,或是表面接受、内心不服,这都无法达到纠错正偏的目的。“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党员干部应放下架子、摆正心态,将他人的批评视为关心与帮助,认真反思自身不足。古有唐太宗虚心纳谏,面对魏征的直言进谏,不仅不恼怒,反而从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党员干部也应如此,把批评当作成长的阶梯,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红脸”之后“走心”,要切实付诸整改行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解决问题才是关键。一些党组织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后,问题依然存在,根源就在于整改落实不到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党员干部要针对批评指出的问题,制定详细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将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对于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办实事、多解难题;对于廉洁自律方面的隐患,要时刻警醒自己,严守纪律底线,自觉接受监督。只有真抓实干,才能真正改正错误,提升自身素质。

“红脸”之后“走心”,要营造良好整改氛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良好的党内氛围能够促进党员干部积极整改问题,而不良氛围则可能导致问题屡禁不止。党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倡导积极健康的党内文化,鼓励党员干部敢于批评、善于批评,同时对积极整改问题的党员干部给予肯定和支持,对敷衍塞责的严肃问责。“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活动,让党员干部在相互监督、相互帮助中共同进步,形成风清气正的党内环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湘江乡人民政府 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