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思科技王晟权:在时代浪潮中书写创新答卷的青年创业典范
发布时间:2025-04-09 10:28:2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在大连高新技术园区里,24岁的王晟权正带领团队探讨产学研用赛合作体系架构。这个从校园电商起步的青年创业者,用三年时间将"创泮"平台打造成连接高校、企业与社会的创新枢纽。他的创业故事,为当代青年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成长范本。
破茧:从校园实践到产业洞察
王晟权出生于书香世家,父母的言传身教让他自幼便对知识充满敬畏。高中时期,他组织心理社团策划的感恩节爱心传递活动,不仅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更让他意识到创新与实践的重要性。
他参与国家级科创项目,发表多项专利软著,同时敏锐捕捉到高校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断层——这成为他创业的最初动因。
大二那年,王晟权敏锐发现高校服务市场的痛点:学生找不到优质创新创业项目,项目团队找不到合适的资源推动项目发展,高校项目与社会需求存在巨大断层。
他带领团队开发的校园电商平台,从基础的二手交易切入,逐步构建起包含学业辅导、实践实训、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中,这个初出茅庐的团队凭借"校园生活全场景服务"的创新模式,斩获辽宁赛区一等奖。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真正的创新必须扎根现实需求,用技术与模式的双重力量解决实际问题。
蝶变:构建产学研用赛协同新生态
2021年11月创立诠思科技后,他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在王晟权引领下,公司全力创新打造了“创泮”平台。他带领团队联络全国30余所高校,与百余家企业深度对话,发现产学研脱节问题普遍存在:
高校科研成果难以有效转化为生产力,而企业又面临技术瓶颈和人才短缺。针对这一现状,王晟权决定以“创泮”平台为桥梁,促进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间的无缝对接。他们不仅提供信息匹配服务,还通过组织技术交流、产学研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推动双方资源的深度融合。在王晟权的努力下,“创泮”平台逐渐成为连接高校团体与社会团体的纽带,为解决产学研脱节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针对这些痛点,“创泮”平台创新性地构建“产学研用赛”五位一体模式:开发智能匹配算法在未来实现科研需求精准对接,打造"项目制"实践平台让学生参与真实创新创业项目。
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资源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而在实践中深化理解,提升自我。同时,企业也能从中获得新鲜血液和创新思路,助力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王晟权深知,只有真正将产学研用赛紧密结合,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整个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的持续发展。
领航: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
当《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出台时,王晟权正准备前往北京参加中国科学家年会。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份纲领性文件对于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以及像他这样的青年创业者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王晟权在参会期间,不仅认真聆听了多位专家的演讲,还积极参与了关于教育科技与青年创业的闭门讨论。在讨论中,他结合“创泮”平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自己对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独特见解,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回到大连后,王晟权立即组织团队,深入学习《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精神,并结合平台的发展实际,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他深知,要在这场教育创新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就必须不断自我革新,紧跟时代步伐。
在王晟权的带领下,“创泮”平台不断优化资源匹配机制,提升科研科创需求对接的精准度;同时,加强与高校、企业、政府的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更多高质量的“项目制”实践平台。这些努力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创泮”在产学研用赛领域的领先地位,更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助力国家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品牌建设上,这个年轻的CEO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战略眼光。他主导设计的"泮泮"IP形象,通过微信表情包、红包封面、公众号、校园活动等载体迅速走红。在业务拓展方面,团队已与中国大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立合作,将中国高校产业服务暨产学研用赛一体化模式推向全国。
面对行业同质化竞争,王晟权将目光投向人工智能与数字孪生技术。未来,“创泮”平台将推出智能辅助决策系统,通过AI算法实现人才、资源、信息的精准匹配;数字孪生场景的搭建,为高校团体与社会团体合作打造了沉浸式交互场景,项目斩获由大连市科技局颁发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大连赛区一等奖。
截至目前,创泮平台直接服务超3000位高校大学生,总计服务超40000人次
面对荣誉,王晟权始终保持清醒:"我们不仅要做商业成功者,更要成为社会价值的创造者。"
"创新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要扎根大地;创业不是孤胆英雄,而是团队协作的长征。"王晟权说到。
这个从校园走出的青年才俊,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创业者的担当。当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浪潮奔涌而来,他和他的团队,正在书写属于中国青年的时代答卷!(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