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名探伤工,“一专多能”节约成本600余万元

发布时间:2025-04-09 14:58:5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热烈祝贺探伤班吴亮斩获全国铁路职业技能竞赛探伤工全能第六名,探伤班学技练功再次取得新突破,可喜可贺!”近日,在广州局集团公司广州铁道车辆有限公司(简称:广铁车辆公司)货车转向架车间职工大会上,车间主任杨潇对该车间探伤班点赞。

在铁路货车检修的关键环节,广铁车辆公司货车转向架车间的探伤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运用磁粉探伤法和超声波探伤技术,精准检测铁路货车轮对、大部件、小配件等关键部件的内部缺陷,确保车辆安全行驶。磁粉探伤法通过磁化铁磁性材料工件,使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因不连续性发生局部畸变,产生漏磁场,工作人员需时刻紧盯显示屏上的波形,通过磁痕的显示精准判定产品质量;超声波探伤则利用超声波束自零件表面由探头通至金属内部,遇到缺陷与零件底面时发生反射,工作人员需通过反射波投射到荧光屏上形成的脉冲波,准确判断缺陷位置与大小。“探伤过程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缺陷漏探、误判,小则增加成本,大则引发行车安全事故。”探伤班长陈跃城说道。

在劳动模范李东鑫的引领下,这个仅有13名探伤工的团队,历经多年砥砺奋进,成功蜕变。他们从一个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攻坚克难能力有限的集体,逐步成长为一个协作默契、素质过硬、战斗力强劲的精英队伍,班组成立以来,未出现任何质量安全问题。

据了解,探伤班最初由10名探伤工组成,肩负着12个岗位的探伤重任,涵盖铁路货车轮对、大部件、小配件等复杂多样的探伤任务。每个岗位的设备、探伤部件、作业标准各不相同,班组中仅有3人能够熟练掌握多个岗位的技能,一旦组员出差学习或临时请假,缺员岗位的生产便会陷入停滞,严重影响正常生产进度。面对这一困境,车间指导班组不等不靠,下定决心实施全员“一岗多能”计划。要实现这一目标,每个组员必须掌握2个以上探伤岗位作业技能,大学生探伤工更是要掌握所有探伤岗位作业技能。作为全路技术能手的李东鑫,以身作则,率先成为班组中第一位掌握所有探伤岗位作业技能的大学生。经过3年的共同努力,班组13名持有MT2或UT2级的组员全部具备2个岗位探伤作业技能,其中4名大学生组员更是完全掌握了12个探伤岗位的作业技能。

“‘一岗多能︐计划的实施,为探伤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彻底解决了因岗位缺员而影响生产进度的难题,还显著提升了班组的整体作业能力,使其效率足足提高了一倍。”杨潇介绍道。2024年,探伤班积极响应车间节支降耗的工作安排,充分发挥“一岗多能”的优势,高效完成了报废车轮对493对、轴承外圈684套的探伤工作,累计节约成本高达640余万元,为车间年度增收节支目标的实现交出了满意答卷。

随着探伤班综合作业能力的稳步攀升,身为探伤工、车辆钳工双技师的李东鑫,再次发挥引领作用。他组织工作室成员借助问卷星精心打造了16个业务学习题库,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方式,全力推动探伤人员深入学习业务知识。同时,充分发挥“李东鑫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强大优势,携手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为组员们量身定制了精准的集训计划。他们严格遵循“五定表”与“六个一”管理模式,即每月一分析、一研判,每周一通报,班前一提醒,班中一巡视,班后一点评,以及“区域联防,定期盯控”等管理措施,全方位、无死角地提升班组的管理能力和生产攻坚能力。

2024年以来,在轮轴探伤的关键环节,探伤班精准地发现了车轴故障15起、轴承故障63起,并且全部按照严格的要求进行了妥善处置,确保了班组在生产过程中未出现任何质量安全问题。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探伤工序中,他们精准发现了RD2型轴号为07389和71791的轮对轴身分别存在长度约34mm、21mm的横向裂纹,这两起致命缺陷的及时发现,有效消除了带病轮对发生断轴的严重隐患,为车辆的安全行驶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线,成为车辆安全行驶的得力护卫“天团”!

目前班组具备磁粉、超声波双证占比72.3%,具备探伤、车辆钳工双工种技能占比63.6%,5名探伤工全数通过车辆钳工高级工、技师技能认定。同时,同时,班组“学技练功、以学促进”氛围浓厚,在不同层级职业技能竞赛中斩获多项荣誉:梁梓骏在第七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铁路车辆钳工决赛(转K6转向架落成检查)中荣获第九名;吴亮在2024年铁路机辆系统货车检修工种职业技能竞赛无损检测员(轮轴磁粉探伤)项目中获得第六名;陈跃城在2024年广州局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获得探伤工全能第一名。(李仕威、苏霖、李东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