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健康生活 智慧科普惠及万家
发布时间:2025-04-10 14:17:1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东北林业大学“熵减未来”团队创新模式普及抗癌知识
如何让抗癌科技走出实验室,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健康伙伴”?东北林业大学“熵减未来”科普团队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将晦涩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指南,在哈尔滨多个社区掀起健康科普新风潮。
居民反响热烈,健康行动落地生根
在社区内,团队成员用“果蔬彩虹墙”模型演示每日饮食搭配,通过模拟实验展示烹饪油烟中致癌物的累积过程。线下活动还设置“健康加油站”,居民通过智能体脂秤测量身体数据后,AI系统即时生成个性化运动建议。
线上平台同步发力,团队在微信视频号推出《抗癌小课堂》系列动画,用“细胞卫士巡逻记”生动讲解免疫系统工作原理;抖音平台发布“厨房排雷”短剧,通过对比实验揭示腌制食品的亚硝酸盐变化;小红书发起“每日健康打卡”,鼓励网友分享少油少盐食谱。
团队科普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抖音等平台
生活场景融入,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抗癌不是吃药打针,而是藏在一日三餐里。”在社区,团队成员将科普融入生活场景:用“垃圾分类”比喻癌细胞靶向治疗,借“小区门禁系统”解释免疫细胞防御机制。活动现场,居民通过“健康盲盒”游戏学习防癌知识,扫码答题可兑换定制环保布袋和膳食手册。“这些知识比专家讲座还好懂!”65岁的刘大爷笑着说。
团队成员在社区为居民进行科普宣传
科技赋能服务,精准对接民生需求
“科技不该高高在上,而要解决实际问题。”团队队长冯衍峥介绍,成员自主设计“家庭健康监测包”,内含甲醛检测仪、血压仪,温度计等,供居民免费借用。在老旧社区,团队还推出“健康改造计划”,协助家庭排查厨房通风隐患、调整冰箱储物布局。
部分团队成员合影
“科普要让知识‘长’进生活。”指导老师孙铁东表示。据悉,团队正研发集成环境监测、饮食建议的“智能健康魔盒”,并与社区医院共建动态健康数据库,让科技持续守护百姓生活。
(指导老师:孙铁东、团队成员:冯衍峥、宋昕埔、陶滢、孟月、王硕、张家玮、丛欣妍、王瑞琪、卓子涵、周子文、刘华瑾、李佳芮、吉涵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