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教展风采,深耕课堂育桃李——剑阁县龙江小学校“镜默杯”课堂教学大比武

发布时间:2025-04-11 14:06:5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践行新课标理念,剑阁县龙江小学于2025年3月11日至4月7日成功举办“镜默杯”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本次活动以“镜照初心育桃李,教染丹心谱华章”为主题,通过初赛选拔、集体备课磨课、决赛展示、交流点评四个阶段,全面展现了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为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全员参与初赛:夯实基础,以赛促学

活动伊始,学校精心制定《“镜默杯”课堂教学大比武方案》,成立以党总支书记梁玉钊、校长蒲雪梅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核心理念。初赛阶段,全校教师全员参与,覆盖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四个学科组。教师们立足新课标要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情境创设、任务驱动等多样化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经过激烈角逐,最终16名教师脱颖而出,晋级决赛,其中语文组6名、数学组6名、英语组2名、综合组2名。

初赛不仅是一次教学能力的比拼,更是一次集体智慧的碰撞。各学科组通过集体备课、磨课研讨,优化教学设计,确保每一节课都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为决赛的高质量展示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彩纷呈决赛:创新实践,彰显特色

决赛于2025年4月1日至3日在学校树人堂举行,分学科组进行。评委由县教研室、教师发展中心、第一督导责任区的领导、教研员,省特级教师、校级领导担任。张王小学18位教师分学科先后到场观摩交流。决赛课堂精彩纷呈,充分展现了教师们的教学智慧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唐秋实老师执教的《田忌赛马》通过讲一讲、演一演、辩一辩等多样的学习活动,在“变”与“辩”中,学习古人的智慧,激活成长的思维;吕晓琴老师的《两小儿辩日》以“读—译—悟”为主线,融合朗读训练、方法指导和思维提升;李长江老师的《蜘蛛开店》以“示意图”为支架,通过趣味活动与结构化思维训练,有效落实了“借助提示讲故事”的单元目标;王小英老师的《小猴子下山》通过情境化、活动化的设计有效提升了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范媛媛老师的《蜜蜂》紧扣单元主题“观察与发现”,有效落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语文要素;唐晴老师践行了大单元教学理念,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文学阅读中培养学生创意表达意识与能力。

数学组围绕“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展开,胥建伟老师的《数学思考例3》以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等量代换”;刘小琳老师的《摆一摆想一想》通过动手操作,让低年级学生在游戏中感知数学魅力;张正秀老师的《轴对称》将数学与剪纸艺术融合,展现对称之美。尚洁花老师情境导入贴近生活,课堂问题设计巧妙,逻辑推理性强。马发国老师教学环节设计循序渐进,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张莉老师运用多种方式探索图形的奥妙。特级教师赵剑蓉建议,数学课堂需进一步区分基础知识与关键能力的权重,激发学生高阶思维。

英语组曹桂华老师以“大明吹唢呐音乐会”为情境,巧妙融合语法学习与思政教育;祁碧芳老师通过“旅行箱选择”任务驱动,构建形容词运用的知识网络。专家强调,英语教学应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实现语言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共生。

综合组王黎秀老师的《物质的变化》以“生活实验室”为主线,让学生在实验中培养证据推理能力;解苗苗老师的《编辑文字》将信息技术与美育结合,彰显跨学科实践的创新活力。评课专家杨清华老师指出,理想课堂需“接地气”贴近生活,“接未来”聚焦素养。

课后交流点评:多维指导,赋能成长

在课后交流点评环节,县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教师发展中心领导、特级教师纷纷参与评课。专家们的点评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温度,通过"案例诊断-策略生成-路径规划"的三维指导,为教师搭建了从竞赛展示到常态教学的转化桥梁。

隆重庆典闭幕:表彰先进,展望未来

4月7日,学校在礼仪讲堂举行隆重的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党委书记梁玉钊、校长蒲雪梅为获奖教师颁发证书。语文组唐晴、李长江,数学组张莉、张正秀,英语组曹桂华,综合组王黎秀等教师荣获一等奖。这些优秀课例将被推荐至县级教学竞赛,进一步展示龙江小学的教学成果。

闭幕式上,梁玉钊书记强调,学校将继续以新课标为指引,鼓励教师创新实践,助力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与文化的滋养中茁壮成长。何朝霞副校长总结道:“本次活动不仅是教学技艺的比拼,更是教育理念的深度碰撞。教师们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创新的教学实践,诠释了‘以生为本’的真谛。”

教育之路,初心如镜;教学之艺,丹心为墨。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闪烁;教育的梦想,在春天里悄然生长。(剑阁县龙江小学校: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