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运新图,绘就物流强国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4-11 18:35:5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4月9日18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货物列车运行图。调图后,快运班列及大宗直达货物列车数量进一步增加,铁路物流产品体系持续优化,铁路货物运输能力效率和服务品质实现新提升。

春潮涌动,万物竞发。4月9日18时,全国铁路货物列车运行图迎来新一轮调整。调图背后,折射出中国铁路从“运输工具”向“物流枢纽”的跨越,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跃升,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能。

保民生、稳经济,大宗运输托起发展底盘。铁路历来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此次调图将保障国计民生物资运输置于首位。通过挖掘大秦、瓦日等主要货运通道潜力,增开跨局大宗直达货物列车421列,电煤、粮食、春耕化肥等重点物资的运输效率显著提升。例如,新疆三坪至西安国际港的快递电商班列时速从90公里提升至120公里,全程时间压缩10小时,让“疆煤外运”“北粮南送”的节奏更快、成本更低。与此同时,“公转铁”运输模式的深化推广,不仅优化了运输结构,更以绿色低碳的铁路运力替代传统公路运输,为“双碳”目标增添新注解。大宗货物的高效流转,既是保障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也是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定盘星”。铁路部门与港口、航运企业联动,打造“铁路+海运”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体系,让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从矿山到工厂的旅程更加顺畅,为实体经济发展筑牢根基。

提速度、扩网络,快捷物流激活市场活力。如果说大宗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盘”,那么快捷物流则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催化剂”。此次调图新增跨局货运班列13列,总量达403列,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圈之间的“物流示范班列”持续开行,形成了一张覆盖全国的“当日达”“次日达”高效网络。“班列公交化”的模式,让企业库存周转更快、资金占用更少,中小微企业的物流痛点迎刃而解。更值得关注的是,铁路物流正从“千篇一律”转向“量身定制”。长春至晏城、石家庄至广州等新增线路,精准对接区域产业特点;乌西至新丰镇、成都至江村的班列升级提速,则通过“多式联运”整合公路、水运资源,为企业提供“门到门”的解决方案。以需求为导向的供给创新,让铁路不再是简单的承运者,而是供应链的“设计者”和“赋能者”。

通世界、链全球,国际班列织就开放纽带。一列列飞驰的中欧班列,犹如横贯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承载着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诚意。此次调图后,中欧班列图定线路稳定在93条,中亚班列增至44条,全程时刻表班列每周开行17列,跨境运输的稳定性和时效性进一步强化。从重庆的电子产品到义乌的小商品,从西安的汽车零部件到郑州的医疗器械,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通过铁路直达欧洲腹地。而跨里海运输走廊的常态化运行,更让中欧班列在传统线路外开辟新通道,为国际供应链注入“中国韧性”。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优化,则是铁路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另一缩影。通过动态调整班列开行方案,云南的茶叶、广西的果蔬得以更快抵达东南亚市场,西部省份从“开放末梢”变身“前沿阵地”,区域协调发展与对外开放形成共振。

驰而不息,奔腾向未来。随着现代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铁路这张“网”必将越织越密、越行越畅,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也为世界物流业变革贡献更多“中国方案”。(孔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