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常州分行:金融“贷”动乡村游有“看头”更有“赚头”

发布时间:2025-04-14 14:24:2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近年来,农行常州分行全面学习贯彻“千万工程”经验,以特色信贷产品为支点,撬动“农文旅+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径,“贷”动乡村游有“看头”更有“赚头”。截至2025年3月末,该行累计发放“乡村人居环境贷”综合整治贷款53.81亿元,全市33个乡镇覆盖率达90.91%。

果园引流,为天目湖文旅插上“翅膀”。

浓郁的红颜、香甜的黑珍珠、水润的粉玉……溧阳天目湖镇南钱村草莓产业园里弥漫着清甜的果香。产业园的相关负责人笑着说道:“以前的游客是来天目湖,顺便采草莓,现在的游客是来采草莓,顺便逛天目湖。”在当地农行的信贷支持下,南钱村在原有的传统草莓种植基础上,成立了南钱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搭建起南钱村草莓产业园,园区内千亩标准化连栋大棚采用了架式草莓栽培技术,将草莓的整体采收期延长至7个月,同时开发了集生态观光、休闲采摘、亲子娱乐于一体的“天目湖草莓园项目”,将“小草莓”打造成致富“大产业”。

南钱村毗邻天目湖国家5A级风景区。在当地农行支持下,南钱村按照“党建引领、生态宜居、特色农业”的总要求,对乡村闲置地块进行了再开发和再利用,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全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特色农业转型升级。截至2024年末,全村集体总收入651.2万元,经营性收入453.4万元,带动村民就业200余人,解决本村剩余劳动力3000余人次,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

采茶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民宿产业频频“出圈”带动当地文旅持续焕新。

踏青时节,位于溧阳戴埠镇戴南村的网红度假地美岕山野和悠然南山吸引了大量游客。过去,戴南村以种植业为主,近年来,戴南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农行的金融支持下,成立了民宿、茶叶、苗木、劳务等专业合作社,打造了乡村振兴示范点——戴南杨家村特色田园乡村。目前,村委累计投入1500多万元,用于游园建设、道路硬化、自来水工程、亮化工程、五星级明德书院建设等,带动乡村旅游环境不断改善,挖掘农文旅消费新场景、新项目,高质量发展民宿集群,让当地村民吃上了“旅游饭”。目前已建成竹马岭、隐心岕、绿乡等高端民宿10家,农家乐20余家。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至去年末,戴南村村集体收入达132万元,人均收入4.7万元。

金融“活水”滋养绿水青山。

近期,位于常州市金坛滨湖新城南侧钱资湖畔的油菜花海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农行常州金坛支行相关人员介绍,针对“陌上花开钱资湖片区农旅开发项目”,该行已累计投入项目贷款8亿元。现在,钱资湖片区不仅成为周边居民日常休闲、野餐露营、健身娱乐的集中地,也成为当地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名片。

无独有偶,农行常州溧阳支行重点聚焦天目湖镇内的毛尖村、桂林村等12个行政村,获批“溧阳市天目湖镇人居环境改造项目”贷款3亿元,支持老村焕新颜,开展人居环境提升、矿坑修复、特色农业等工程建设。坐落于溧阳市天目湖镇毛尖村委的石塘村曾是凋敝的“空心村”,农行投放的“天目湖辖内综合环境整治项目贷款”围绕该村4800平方米(含民宿1000平方米)建筑改造装修、18500平方米道路改造、95000平方米绿化改造等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如今的石塘村已集聚了30多位年轻人回村工作、创业发展。当年的“空心村”成功蜕变为“网红村”,催生了民宿、书局、农场、艺术馆、咖啡露营、骑行驿站等多种文旅业态,构建了有美感、有秩序、有特色的乡村文化空间,把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金融助力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