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网"微创手术":非开挖修复技术的三重变革

发布时间:2025-04-14 16:52:1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沈阳市浑南区排水管网治理工程覆盖多个重点区域,旨在解决沈阳市浑南区长期以来存在的排水不畅、雨季内涝等问题。作为沈阳市重点的民生工程,浑南区排水管网治理项目创新推广应用地下管网非开挖修复技术,分别为紫外光固化法修复技术、喷涂水泥浆聚合物法修复技术、树脂点位固化法修复技术,实现地下管网的“微创手术”。

技术突破:精准诊疗破解城市"血管"隐疾

目前城市排水管网主要存在沉积、脱节、异物侵入、渗漏和胶圈脱落等现象。新型非开挖修复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诊-疗-愈"全链条技术闭环。采用CCTV机器人搭载的亚毫米级探伤系统,可智能识别管道内壁0.2mm以上的裂缝及变形,诊断效率较传统声呐检测提升4倍。

在浑南区示范段施工现场,非开挖修复工艺—紫外光固化修复施工正按要求逐步开展。直径0.8米的混凝土管道正在接受"血管支架"手术,采用卷扬机将充填有树脂的玻璃纤维内衬管拉入既有管线,通过大流量风机将内衬管“吹”鼓,进而紧贴在既有管线内壁上。固化后,管道能完全不依托原有管道,可以独立承受内压和外压,修复后的新管基本不会影响过水断面,正常使用年限在50年之上,使“伤痕累累”的老旧管网“换发新生”。

生态友好:让城市"肠道"重获新生

项目团队通过应用非开挖修复技术,构建"微创修复+生态再生"双驱动模式,实现单公里施工碳排放降低72%(经ISO14064认证)、土壤扰动率趋近于零,同步激活管网内壁光催化净水功能(COD降解率提升38.5%),成功打造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绿色更新的标杆范式。

经济账本:每公里综合成本下降65%

通过浑南区创新路清淤改造工程的实施,对比传统开挖修复,非开挖技术展现出惊人的经济性:

1、社会成本节约:避免道路封闭带来的交通损失,单项目减少经济影响约2300万元/公里;

2、施工效率跃升:夜间6小时窗口期可完成50米管道修复,速度提升300%;

3、生命周期延长:采用纳米增强型树脂材料,修复后管道寿命延长至50年。

数据显示,本改造工程中,非开挖技术减少土方开挖2.4万立方米,降低碳排放达78吨。

随着各部位非开挖修复通过智能验收,沈阳正以毫米级精度重塑地下生命线。在零开挖、零扰动的施工进程中,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正式迈入"微创修复、立体感知、生态共生"的新基建时代,为全球特大型城市地下空间绿色治理提供了"沈阳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