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不见”到“听得清”,从“天价负担”到“普惠可及”

发布时间:2025-04-14 16:52:1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贵州首例人工耳蜗集采惠民手术成功实施

“我又可以听到声音了吗?”年逾五十,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的蔡先生(化名),2025年的春天实现了他重新听见世界的心愿。

这是国家人工耳蜗集采政策落地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刘兆辉指导,人工耳蜗植入专家张春林主刀成功实施的贵州省首例“右侧人工耳蜗植入术”,它不仅彰显了国家医疗惠民政策造福于民,也标志着贵州省听力障碍患者正式迈入“人工耳蜗普惠时代”,为全省更多重度耳聋患者奏响"听见世界"的美好乐章。

患者蔡先生(化名)因右耳胆脂瘤反复发作导致极重度听力丧失,并伴有持续性耳鸣,反复发作40余年,术后再次发作25年,严重影响他的生活及工作。了解到他复杂的病史,遵医附院耳鼻喉科张春林教授团队联合听力障碍诊疗中心、麻醉手术团队组成的MDT工作组,采用微创耳蜗植入技术精准完成电极阵列植入。术中成功彻底清除病灶区域,并采用精细解剖与人工耳蜗精准植入技术,确保电极精准植入耳蜗内。术后,蔡先生恢复良好,即将进入开机调试阶段,其右耳将重获“新声”。

此前,单侧人工耳蜗植入费用高达20万-30万元,对普通家庭而言,治疗费用难以承受。得益于国家人工耳蜗集采政策的实施,人工耳蜗植入费用大幅降至5万-6万元,降幅超70%-80%,蔡先生幸运地成为贵州省首位人工耳蜗集采受益者。主刀医生张春林说:“首例集采耳蜗手术的完成,为贵州地区极重度听力障碍患者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疗范本。”耳鼻喉科主任刘兆辉表示,集采政策让‘天价’医疗耗材回归惠民价值,真正实现了让患者用得起、用得上的民生目标。

过去因费用问题,七成患者放弃治疗,如今集采政策为老百姓送去了康复的福音。据耳鼻喉科统计,自人工耳蜗集采政策实施以来,门诊已累计预约近100名拟行植入术的听力障碍患者,覆盖儿童先天性耳聋、成人极重度聋及老年退行性听力丧失等多类群体。

从“听不见”到“听得清”,从“天价负担”到“普惠可及”,一枚小小的人工耳蜗,承载的是国家医疗改革的民生温度。此次手术不仅是贵州省人工耳蜗植入技术领域的里程碑,更是国家深化医改、推进高值耗材集采政策的重要成果体现。医疗惠民政策,让听力受损患者的康复之路“曙光初现”。

遵医附院耳鼻喉科作为贵州省耳科疾病诊疗中心,始终走在听力重建技术前沿,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技术为刃、以政策为盾,全心全意服务患者。今后,科室将以集采政策为契机,联合残联、慈善机构等多方力量,构建“筛查-干预-康复”一体化听力健康服务体系,为贵州乃至西南地区听力障碍人群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用医者仁心凿破无声壁垒,谱写生命律动的新篇章。(作者:邹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