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委编办创新推出“承诺—审诺—践诺”信用监管模式 助力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15 13:39:2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近日,江苏省启东市委编办创新推出“承诺—审诺—践诺”信用监管模式,通过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信用监管体系,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诚信履职能力和公益服务水平。
事前承诺:筑牢诚信根基
在事前环节,启东市委编办要求全市事业单位每年签署“事业单位信用承诺书”,明确在经营管理、服务提供、资金使用等方面的诚信原则。同时,各单位需开展年度诚信自查,重点排查合同履行、资金使用、信息公开、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潜在问题,并及时整改。
启东市第四人民医院在签署信用承诺书后,开展了全面的诚信自查,发现药品采购合同履行中存在部分延迟问题。该院迅速优化采购流程,确保药品供应及时透明。“信用承诺让我们更加注重规范管理,服务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市四院院长沈卫刚表示。
事中审诺:优化服务效能
启东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申请设立登记时,因部分材料不全,通过信用承诺顺利完成了“容缺受理”。这是因为在事中监管环节,启东市委编办推行“信用+政务服务”制度,对信用状况良好但部分申报材料不全的事业单位,实行“容缺受理”。这一举措允许申请人在作出书面信用承诺后,先完成相关手续,后续补交材料,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截至目前,启东市委编办已累计容缺办理登记事项85件,有效减轻了事业单位的办事负担,得到了广泛好评。
此外,启东市委编办还将事业单位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及年度报告、“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等信息纳入信用体系建设内容,对信用不良单位进行法人异常登记备案,并将书面承诺履约情况作为事中监管的重要依据,确保监管精准高效。
事后践诺:强化信用导向
在事后监管方面,启东市委编办联合相关部门加大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力度。对信用状况良好、信息公开及时的单位,在办理资质资格、安排专项资金、拨付补贴资金和提供金融服务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并减免日常监督检查,让守信主体享受到信用红利。对于失信单位,则从严控制相关资质和行政许可发放,限制或取消其参与政府主导的建设项目、设备、公共工程项目、公共资源分配项目等招标投标活动的资格,冻结用编需求和机构编制事项。
近日,启东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因在信息公开和资金使用方面表现优异,被评为信用状况良好单位。在办理资质资格和申请专项资金时,市支付中心得到优先办理,并减免了日常监督检查。
启东市委编办副主任王佳指出,“这一信用监管模式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不仅加强了对全市事业单位的信用监管,还极大提升了服务效率和透明度。”(启东市委编办:颜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