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在基层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2025-04-16 08:56:1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基层干部既是政策的执行者,也是群众身边的“风向标”。如何让学习不走过场、落实不打折扣,关键在于学深、悟透、做实,要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正成为改进作风、服务群众的行动指南。

学习当如“青松扎根”,破形式主义之坚冰。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已十余年,但一些基层干部仍存在“学归学、做归做”的现象。有的单位把学习简化为“抄笔记、拍照片”,有的干部认为“学习是领导的事,和普通干部无关”。学习不是简单的“留痕”,而是要入脑入心,作为基层干部,应充分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借助“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载体,巧妙利用“互联网+碎片化时间”的优势,秉持“晨读夜研”的韧劲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做到原原本本读原著、原汁原味学原文、逐字逐句悟原理,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努力做到学深悟透,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入脑入心。

落实当如“利剑出鞘”,斩隐形变异之乱麻。当前,一些“隐形变异”问题在基层中仍然存在,比如有的地方将“精简会议”异化为“指尖留痕”、把“厉行节约”演绎成“数字游戏”。基层干部需要亮出刮骨疗毒的勇气,敢于揭短亮丑,不遮遮掩掩、不讳疾忌医,通过自检自查、群众监督等方式,把问题找准找实,并敢于正视这些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让基层干部成为作风建设的“显微镜”,既照见拆分发票的“小数点腐败”,也捕捉调研变摆拍的“形式主义新变种”;也化作制度执行的“定盘星”,既守住公车使用“一公里”的红线,也卡住公务接待“一杯茶”的标尺,自觉在思想、行动上抵制“四风”侵蚀,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断加固思想堤坝,坚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这既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更是守护民心的庄严承诺。

成效当如“清泉涌流”,润百姓心田于无声。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最终要看群众是否得实惠、是否满意。会议精简的时长是否化作走访群众的步履匆匆?压缩的公务经费能否转为民生工程的砖瓦重重?基层干部要积极总结学习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将学习教育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加速器”,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基层干部的“履职清单”,切实为群众解决问题,实现作风建设与民生改善的深度融合,让群众在每一项政策落实、每一次服务中都能真切体会到变化与实惠。

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更是作风建设的“前沿阵地”,要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正扎根基层,还需基层干部以“永远吹冲锋号”的清醒锚定航向、以“钉钉子”的韧劲在田间地头钉实惠民坐标、以“过筛子”的精细在办事窗口筛除形式积弊、以“拧螺丝”的力度在制度链条拧紧作风发条,让作风的旋螺桨嵌入基层这片广阔的天地里。(麻栗坡县纪委监委:韦尚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