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 助力“五水共治”生态战
发布时间:2025-04-16 08:56:1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为强化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展现垃圾分类对水资源保护的联动效应,近日,临平街道五水共治办联合丁塘社区创新开展"垃圾分类助力水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活动。活动通过多维度实践体验,生动展现垃圾分类作为"五水共治"前端工程的重要作用,推动形成“分好类、护清水”的生态文明新风尚。
【领导调研:聚焦垃圾治理源头管控】
活动伊始,丁塘社区书记俞黎明陪同临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志武开展水环境专项调研。在实地考察社区河道时,杨主任特别关注沿岸垃圾分类设施配置情况,现场查看智能可回收箱体运行数据并给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河道治理要标本兼治,必须把好垃圾分类这道源头关,一是要加强源头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要注重生态修复,恢复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二是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三是要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治理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
【互动宣教:解锁分类护水新技能】
在社区,丁塘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们,以及特邀的城管中队“蓝莺女子队”开展的垃圾分类护水主题宣教活动正如火如荼展开。他们通过播放相关视频,直观展示了当混装垃圾中的有毒物质渗入土壤后,如何通过地表径流污染河道的过程。此外,现场设置的分类护水小游戏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工作人员为大家发放了精美的小礼品,进一步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
随后,社区志愿者与“蓝莺女子队”队员入户发放宣传资料,耐心向社区居民广泛宣传水资源现状、节约用水、分类护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居民垃圾分类及节水意识,确保宣传到户、落实到人。
【实践行动:分类清污守护碧水】
为将宣传效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志愿者们一同开展了巡河护河活动。首先大家一起查看了丁塘辖区内水体环境,随后对河道及水渠边各类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并带动周边居民一起清理,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共同关注水资源、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社区氛围。
在专业指导下,志愿者们将收集的垃圾现场分为建筑垃圾、可回收物等五类,其中打捞的塑料瓶单独存放准备资源化利用。
【科技赋能:智能回收助力水体保护】
在巡河护河活动中,工作人员还重点介绍了新型智能分类设备——智能可回收箱体,为志愿者们介绍并演示了它的使用方法。而志愿者们则将巡河护河过程中收集到的可回收物投入箱体中,得到了不少积分。社区居民俞先生带着孩子参与后表示:“亲手分类河道垃圾,才真正明白前端分类做得好,后端治水压力小。”
本次创新性活动通过“互动宣教+实践参与+科技展示”三维模式,让居民深刻认识到垃圾分类是“五水共治”的关键前置环节,提升了居民垃圾分类与水资源保护意识,促进了丁塘社区垃圾分类实践,帮助居民养成爱护环境和保护水源的良好习惯。(尤凤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