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优势 赋能城市空间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16 14:56:1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美丽中国”的新征程上,如何以创新之力赋能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命题。“城市规划是百年大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魏宗财教授在对城市社区人居环境品质与商业空间活力的科研探索中,坚持“以任务带科研”,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以硬核的科研成果回应时代命题,绘就了一幅科技赋能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
攻克关键技术,赋能城市建设
长期在智慧城市研究领域勤耕深耕的魏宗财,其学术成长轨迹始终与时代需求同向同行。回溯其治学之路,2005年进入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成为其重要起点。在导师甄峰教授的悉心指导下,魏宗财开始在智慧城市与城镇化、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等领域崭露头角,相继发表SCI高质量论文,获得中国地理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为后续从事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2008年毕业后,魏宗财秉持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的想法,选择投身一线实践,入职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期间,他将前沿理论付诸城市规划实践,参与《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广佛同城化城市规划》、《广州市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等重点项目,荣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等多个重量级奖项。为深化专业积淀和追寻学术研究前沿,魏宗财于2012年赴香港大学攻读博士。2017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受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系主任,将研究方向主要定位于大数据应用与智慧城市、住房与社区生活圈规划、城市商业空间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
魏宗财教授2023年在武汉参加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魏宗财的科研始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在智慧城市规划和城市住房与社区治理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智慧城市规划方面,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移动互联网技术影响下城市零售空间重构特征与机理研究》等,从“流”视角诠释了数字技术赋能下不同类型零售空间区位选择变化的影响机理,揭示城市零售空间重构特征及机制,提出囊括商圈边界划定、网点区位选择、商业空间品质评价、功能区划等城市零售空间活力提升技术,从技术层面助力城市商业空间布局从“经验主导”转向“数据驱动”,为城市商业空间规划、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提供了支撑,牵头荣获中国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
魏宗财教授2024年带领团队在郑州参加中国地理学会春季年会
为落实中央关于“住有所居”的民生目标,他基于对社区尺度人居环境品质研究框架和测度方法的创新,从建成环境、社会环境、感知环境发掘了社区居住环境品质提升的机制,并从住区选址、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实施提出全生命周期的规划路径和策略,为推进保障房社区人居环境品质的提升探索了新路径,牵头荣获广东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
深扎实践一线,推动区域协调
在规划实践方面,魏宗财参加或主持《广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2008-2020年)》、《广佛同城化城市规划》、《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广州2049: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咨询》、《中新广州知识城智库运营项目》等项目,荣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三等奖共3次。
魏宗财教授2014年在爱丁堡参加欧洲住房研究协会年会实地考察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宗财通过主持科研课题和规划实践项目,助力国家大湾区战略的落地实施。他将多层级治理理论创新性引入粤港澳大湾区跨界协同研究,突破传统“单一行政主导”分析范式,揭示广佛跨界协同中“省级政府统筹—市级政府协商—区镇街落实”的分工逻辑,提出宏观政策制度与微观项目联动的协同治理路径。构建“自上而下政策建构”与“自下而上项目实施”的分析框架,深入探讨广佛跨界交通(如广佛地铁)、民生公益项目(如西江引水工程)等典型代表性案例,研判政策设计的实施成效,为大湾区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参考。
和刘玉亭教授联合主持的《揭阳市惠来县隆江镇典型镇(中心镇)建设规划》,探索“城乡融合、产业兴镇”新模式。通过综合使用大、小数据,以及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精准识别乡镇发展短板,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人口市民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与要素流动战略,助力粤东欠发达地区的全面振兴。魏宗财也因此收到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的感谢信。主持的《中新广州知识城智库运营项目》研判了中新广州知识城打造综合保税区的优势条件及存在的不足,在梳理总结全国各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小而精”“小而特”综合保税区的对策建议,为综合保税区的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研究支撑。
以匠心守初心,倾心培育英才
围绕大数据应用与智慧城市、住房与社区生活圈规划、城市商业空间发展等,魏宗财累计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近20项,发表高质量期刊论文130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因创新贡献,魏宗财屡获殊荣:入选2017年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海外青年引进计划项目、2019年广州珠江科技新星、2019年广东省百名博士博士后创新人物等,荣获第十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4)、2023年度中国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1/6)、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二等奖(1/6)、中国商业联合会服务业科技创新奖二等奖(1/8)、2024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6/12)等。面对荣誉,魏宗财始终将其视为鞭策:“科研工作者必须心怀‘国之大者’,用更扎实的成果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魏宗财教授2024年在华工五山校区建筑学院举行团队建设合影
魏宗财的科研使命感和责任感不仅体现在学术科研创新中,更系统融入进日常人才培养中。他将思政元素、科研成果和实践的前沿引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新工科建设目标:依托教育部“港澳与内地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邀请海外名师进入课堂,让学生广泛接触和了解学术研究的前沿;依托学校行业专家上讲台项目,邀请行家名家现身说“法”,推动课堂理论学习与规划实践的对接,积极探索面向新工科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探讨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方法。主持获批省、厅、校教学研究和改革课题12项,发表教改论文近10篇;所培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中,10余位已成长为国内城市规划领域的骨干力量;先后指导学生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社会综合实践奖项5次、WUPEN社会调查金奖1次、二等奖1次,指导学生荣获2020 IACP Excellent Presentation Award,2024年中国自然资源科学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广东省挑战杯特等奖……魏宗财也因此荣获2024年度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三届高等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重点领域(国土空间规划领域)教学资源建设项目优秀专家,入选广东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团队成员……
智创前沿拓疆界,科动时代展宏图。魏宗财将继续以创新为刃,深耕智慧城市技术前沿,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深度探索城市空间科学问题,为新型城镇化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空间领域的答案。(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