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多跨协同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见行见效

发布时间:2025-04-16 14:56:1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近年来,奉节围绕“线索互移、办案互助、信息互通、资源互享”协作焦点,持续完善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多跨协同机制,更加注重前端化解,及时妥善处置行政争议,防止纠纷再度激化,推动行政争议化解见行见效。

“司法局+法院+检察院”创新“一一三二·解铃”品牌。为着力解决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中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奉节县司法局与县法院、县检察院联合会签《“解铃”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品牌建设方案》,协同打造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区域品牌,创新“一一三二”工作模式。即“一统”:统一“能动履职、协作联动、品牌赋能”总体工作思路,协同构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共同体。“一溯”:坚持在行政争议化解中问渠首、找源头,将产生行政争议的行政机关全程纳入争议化解工作中。“三分”:根据争议所处阶段确定化解牵头主体,明确行政复议阶段由司法局牵头、诉讼阶段由法院牵头、申诉阶段由检察院牵头相关化解工作。“二引”:通过释法说理引导当事人合理提出诉求;引导行政机关在化解行政争议中积极作为,确保争议化解取得实效。

“人大+政协+法院”实现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共赢多赢。“人大+政协+法院”是奉节县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在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中的创新探索和尝试,行政审判法官深入推进行政争议源头化解,最大限度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途径。奉节县人民法院2024年6月24日受理的一起“四川某公司不服奉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书》,诉至奉节县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冯某某的《工伤认定决定书》”案件。受案后,行政审判法官认为案件事实清楚,但牵涉分包方与包工头的违规分包、伤者情绪安抚、后续的赔偿责任划分等问题,行政审判法官借助法院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机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民事审判法官一同参与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原告当场兑现赔偿金并当庭撤诉,至此行政案件及其衍生的民事案件做到了“一件事一次了”,实现了“共赢多赢”的良好社会效果。

“检察院+法院+民政局”破解虚假婚姻登记难题。奉节县人民检察院聚焦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探索出多元化解行政争议方式,充分发挥12309检察服务中心平台作用,进一步健全协作机制,持续为群众排忧解难,将司法为民落到实处,让法治的温暖惠及每一位群众,让法治力量温暖更多人心。2024年,奉节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任某、胡某珍等4起婚姻登记案,不符合《民法典》可撤销情形,且超诉讼时效、另一方下落不明,无法诉讼离婚。当事人被虚假登记困扰多年,权益难保障。奉节县人民检察院了解情况后,迅速介入,检察官严谨核查,联合县法院、县民政局抽丝剥茧查明真相,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监督员线上听证,用充分证据推动相关部门纠错,最终成功帮助当事人撤销虚假婚姻登记,解开了他们多年的“心结”。(李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