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之“活水”浇灌基层治理“沃土”
发布时间:2025-04-21 09:48:4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基层,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也是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如何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基层队伍,成为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唯有在引才、育才、留才上持续发力,方能激活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让党建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引才有道:打通人才奔赴基层的“快车道”。“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基层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然而,长期以来,基层由于地域、资源、待遇等方面的限制,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了打破这一困境,我们必须打通人才奔赴基层的“快车道”。一方面,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为基层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广阔舞台。比如,可以制定针对基层人才的专项招聘计划,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立基层服务专项基金、提供住房补贴、职称评审倾斜等政策措施,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基层一线。另一方面,要创新引才方式,拓宽人才来源渠道。除了传统的招聘方式外,还可以积极探索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建立人才引进的联动机制。通过校地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将优秀人才引入基层,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育才有方:锻造攻坚克难的“多面手”。新时代基层工作早已超越了“填表格、走田埂”的传统模式,对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注重育才,锻造一批攻坚克难的“多面手”。要建立立体化、多层次的培训体系,为基层干部提供定制化、精准化的学习培训。可以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开展在线学习、组织实地考察等方式,提升基层干部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要鼓励基层干部在实践中学习、在干中学,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此外,还要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基层干部之间的经验分享和智慧碰撞。可以通过举办基层治理创新案例分享会、开展基层干部交流挂职等活动,促进基层干部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留才有策:厚植近悦远来的“生态圈”。“以前总想着考走,现在有了‘职级晋升双通道’,让我们看到了扎根基层的价值。”这是许多基层干部的心声。为了留住人才,我们必须厚植近悦远来的“生态圈”。要完善基层人才的激励与保障机制,对在基层工作中表现突出、业绩显著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奖励。同时,要畅通人才晋升通道,实施职务职级并行制度,让优秀人才有盼头、有奔头。此外,还要改善基层工作生活条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让基层工作者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更重要的是,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通过广泛宣传基层人才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提升社会认可度,让每一位基层工作者都能感受到职业的尊严与价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为基层治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基层人才是党建工作的“生力军”,也是党群关系的“连心桥”。让我们以人才之“活水”浇灌基层治理“沃土”,共同书写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新篇章!(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乌石镇人民政府:饶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