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要以解决问题为初衷
发布时间:2025-04-21 16:38:0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重视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势和传统。回顾党史,党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战略安排,都以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基础。调查研究不是一场表演秀,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但具体实践中,有的领导干部开展调研存在走马观花、急功近利、居高临下、稀里糊涂、嫌贫爱富等错误倾向,背离了调查研究的初衷。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更应把调查研究当作履职基本功练扎实,在深入调查研究中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实事求是转作风。要把“求真”的意识和“务实”的态度贯穿调查研究始终,做实事求是的“实干家”。实际工作中,直视问题、直面矛盾,善于听真话、察实情,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一是一、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在交换、比较、反复中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把抽象的认识具体化,找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在解决问题中逐步把发展推向更高层次。在审查调查中,始终把实事求是作为工作的生命线,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坚持依规依纪依法,把个案的“上下游”和“左右岸”有机联系起来,系统分析研究,正确判断是非,准确定性量纪,确保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
走近群众聚民心。人民群众在创造性实践中获得的“真知识”、总结的“金点子”、闯出的“新路子”,往往能为解决共性问题提供启示,调查研究要放下领导的身段、丢弃自以为是的傲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识民情、接地气,真正发现群众面临的问题,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群众最有发言权,应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要坚持眼睛向下,真正沉下去、钻进去,身入基层、心到群众,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抓住不放,面对面听需求、问冷暖,到现场察实情、找问题,把纪检监察工作和群众需求密切结合起来,通过解决好群众身边“天大的小事”,为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
聚焦问题把准脉。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开展调查研究,要增强问题意识,树立解决问题的鲜明导向,哪里有问题就把目光投向哪里,哪里问题最突出就把调研重点放在哪里,以突出问题、重点问题、关键问题引领调研方向。如果不能正视问题,不勇于解决问题,调查研究搞得再多也只是“花架子”。要注重“小切口”破题,从具体问题入手,紧紧围绕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职责,着眼工作需要,把调查研究与破解业务难题、提高工作质量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线索研判、专项检查、精准处置之中,瞄准问题深挖细查、抽丝剥茧,着力发现和查处花样翻新、隐性变异的违纪违法行为,通过调查研究的层层深入,推动问题一个一个解决,不断强化“严”的要求,提高“查”的能力。
系统施治增效能。开展调查研究要强化系统观念,不能简单地看到什么就强调什么、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分清主次、找准重点,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纪检监察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要注重将各块工作联结起来,以系统思维分析研究问题,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切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片面强调局部工作的重要性,应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要把纪律监督、审计监督、巡察监督、民主监督等融汇贯通起来,以系统的理念和方法谋划推进反腐败工作,把审查调查和整改、治理贯通起来,保持压倒性力量常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西畴县纪委监委:王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