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八项规定精神 走好作风建设的“长征路”
发布时间:2025-04-22 16:51:0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当前,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既是对全面从严治党成果的巩固深化,也是新征程上作风建设的“长征”。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终身课题”,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将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方能将作风建设的“长征路”走深走实。
以“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坚定信念,磨砺“爬雪山、过草地”的革命意志。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作风建设的“长征”,就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回顾长征的艰辛历程,为什么走了那么远的路,作了那么多的牺牲,还要坚持下去?是因为心中那份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当个别党员干部在软沙发上消磨斗志,在保温杯里稀释激情,作风建设的长征路就迫切需要重拾“皮带煮三天,信仰比铁坚”的精神钙质。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本次学习教育为契机,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要坚定踏破鞋底仍前行的脚步,坚守万里征程仍如初的信仰,展现千难万险仍不改的担当,始终不忘初心和使命,不忘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发扬敢于战斗、不怕牺牲的奋斗精神,勇于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风险挑战,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
以“铁纪如钢筑忠魂”的制度保障,筑牢“铁规矩、硬杠杠”的纪律防线。作风建设的长征路上,制度是永不褪色的路标。当形式主义的“腊子口”横亘在前,官僚主义的“大渡河”激流汹涌,唯有制度建设的“铁索桥”方能架通坦途。今天的制度体系建设,就是要让“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我们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在纪律规矩的熔炉中淬炼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让每个党员干部都成为纪律坐标系上精准的刻度。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狠刹歪风邪气,对顶风违纪行为零容忍,对隐形变异问题精准打,对典型案例公开晒,让制度刚性在每一次监督、每一起案件中得到彰显。当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当制度面前无特权、纪律面前无例外深入人心,作风建设才能炼出“百炼钢”、锻成“硬骨头”。
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行动自觉,践行“新长征、再出发”的使命担当。作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推动事业发展。这要求我们必须将作风建设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实干实效诠释初心使命。现实中,少数干部存在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消极心态,把“不出事”作为最高准则,在岗位上庸庸碌碌、得过且过。这样的“躺平式”作风,本质上是担当缺失的表现。作风建设要固本培元,就必须拧紧担当的“思想开关”。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在位一分钟、尽责六十秒”奋进姿态,将个人价值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在思想深处筑牢担当的精神堤坝。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全过程,在面对困难时迎难而上,在遭遇矛盾时主动靠前,让敢负责、能干事、善成事成为党员干部的鲜明标识。(四川省高县县委组织部: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