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智能化新进展:天玛智控智能“手眼脑”破解行业痛点
发布时间:2025-04-24 14:51:5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近日,中国煤科天玛智控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其自主研发的矿用电液控换向阀去毛刺清洗生产线在顺义智能工厂顺利完成技术攻关。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天玛智控在智能制造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树立了新的标杆。
(图为深孔偏心交叉孔毛刺去除剖视图)
去毛刺与清洗作为零件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然而,传统自动化设备在处理深孔、空间曲面及微小毛刺等复杂工况时,往往面临精度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人工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还易导致工人出现噪声损伤、粉尘吸入及肌肉骨骼疾病等职业病,严重影响了生产稳定性和员工身心健康。
针对这一行业痛点,天玛智控研发团队历经数月技术攻坚,成功推出了“手-眼-脑”一体化智能解决方案。该方案深度融合了智能感知、动态调控、自主决策三大核心技术,以工业机器人为执行载体,实现了对毛刺形态的精准感知与自适应处理。
具体而言,“手-眼-脑”一体化智能解决方案中的“眼”指的是集成高精度机器视觉与多维度传感器的智能感知系统,它能够实时识别毛刺位置、形状及工件特征;“脑”则是基于自研力控算法的自主决策系统,能够自主生成最优加工策略,确保各类去毛刺场景全覆盖;“手”则是执行去毛刺作业的工业机器人,通过重构设备运动结构、优化工艺参数,实现了对毛刺的精准去除。
据天玛智控去毛刺解决方案部副经理薛同均介绍,该智能系统可精准去除0.1毫米级的微毛刺,加工效率较人工提升3倍以上,且全程规避了粉尘、噪音等职业健康风险。这一突破不仅解决了复杂工况下的加工一致性难题,还为高精度制造领域树立了技术标杆。
此外,针对煤炭机械制造中电液控换向阀的深孔交叉结构特性,天玛智控还开发了专用工艺包,实现了阀体内部11类200余处隐蔽毛刺的无人化处理。该方案还支持模块化扩展,已衍生出倒圆角、虚毛刺清除等10余种功能模块,适配船舶、新能源、液压等领域的定制需求。
目前,该技术已在中船动力等头部企业试点应用,推动相关产线综合效能提升40%,良品率达99.8%。智能去毛刺技术的突破,为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为其他行业的智能制造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图为天玛智控相关系列产品)
天玛智控副总经理黄曾华表示,公司以机电液软一体化技术优势向非煤产业延伸,围绕去毛刺、自动化清洗、走心机后处理及柔性制造系统等场景,构建智能化生产单元、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积极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未来,公司将深化技术迭代、生态共建、行业赋能三项布局,继续深耕智能制造领域,不断优化和升级智能去毛刺技术,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加工领域实现智能化转型。
此次天玛智控在去毛刺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不仅展示了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能力,也为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像天玛智控这样的企业涌现,共同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