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破监督壁垒 助力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5-04-25 15:46:3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政务服务中心,通过“一窗通办”改革,整合38个部门1028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这一实践深刻印证了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能否畅通,关键在于监督能否穿透“中梗阻”。当前,部分地方仍存在数据壁垒、制度空转、窗口腐败等痛点,亟待纪检监察机关以精准监督破解深层桎梏。

基层调研发现,部分政务服务窗口仍然存在“三多三少”问题:审批环节多、群众跑腿多、材料要求多,主动服务少、流程优化少、创新举措少。数据孤岛催生循环证明,信息割据增加办事成本,背后折射出数据共享机制的监督缺位。推动建立“纪委监委+大数据管理部门+政务服务中心”联动监督机制势在必行,依托政务服务平台数据资源,定期开展政务数据共享专项督查。运用满意度调查平台,实时抓取办件超时、群众差评等数据,自动生成红色预警,督促责任单位限期整改,以数字化监督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监督是保障制度落地的关键。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聚焦政务服务领域权力运行风险点,推动建立“三张清单”:梳理廉政风险清单,明确审批权限、流程漏洞等风险点位;制定责任落实清单,督促部门将服务规范、办事标准纳入岗位职责;建立负面行为清单,对“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等行为划出纪律红线。此外,创新“嵌入式”监督方式,通过列席部门党组会议、参与重大事项决策,推动“一网通办”“一窗综办”等改革举措落地见效。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不成事”问题,督促职能部门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实行“台账管理、挂牌督办、销号清零”,从源头上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针对服务部门“慵懒散慢拖”行为,派驻纪检监察组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窗口单位,通过模拟办事、回访群众等方式,沉浸式体验办事全流程,精准发现问题。建立“发现问题—反馈整改—跟踪问效”闭环监督机制,对发现的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等问题,及时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立行立改。同时,推动将整改成效纳入部门政治生态评估,以“监督有形”促“治理有效”,推动窗口服务从“过得去”向“过得硬”转变。

打破监督壁垒,方能释放改革活力。政务服务能否实现“一站式”办理、“一窗口”服务,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推动必不可少,以监督促整改、以整改促提升,推动政务服务流程再优化、效能再提升、作风再转变,真正让群众感受到“放管服”改革带来的获得感,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治理效能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砚山县纪委监委:王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