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提升特殊教育内涵发展——以郴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为例
发布时间:2025-04-29 14:38:2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特殊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高度重视,特殊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郴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作为湖南省特殊教育领域的佼佼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探索特殊教育内涵发展的新路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将详细阐述该校如何通过党建引领,推动特殊教育内涵发展,为全国特殊教育事业提供宝贵经验。
特殊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办好特殊教育”,这不仅是对特殊教育的高度重视,更是对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学校党总支深刻认识到党建在特殊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通过党建引领,筑牢特殊教育发展根基,提升特殊教育质量,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该校的成功实践为全国特殊教育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党建引领:筑牢特殊教育发展根基
(一)强化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郴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学校党总支通过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确保学校的发展方向与党的教育方针高度一致。在具体实践中,学校于2025年1月16日成立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党总支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学校廖茂花党总支书记指出:“党建工作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只有将党的领导融入到学校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确保学校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此,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党组织架构,明确了党总支在学校治理中的领导地位。通过定期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一月一片一课一实践”主题党日等活动,不断强化党员教师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特殊教育领域得到全面贯彻。
(二)以党建促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学校党总支书记提出的“党建引领,培育良好师德师风”理念,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方向。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校将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融入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同时,学校还通过评选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活动,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在特殊教育领域,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一颗爱心和责任心,学校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的日常工作进行紧密结合。例如,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还通过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师德承诺等形式,引导教师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和带动学生。
(三)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党建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学校的一大特色。学校党总支以“为未成年特殊孩子点亮一盏明灯”为主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特殊教育全过程。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如“爱国教育月”“文明礼仪周”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学校还注重将党建元素融入课堂教学,通过讲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传承红色基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结合劳动节、教师节、国庆节等时间节点,邀请了“劳动模范”“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奥运冠军等榜样人物走进校园开展宣讲,以百名新时代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为素材,组织系列主题宣讲活动,打造“百优榜样进校园”大思政教育品牌。
在特殊教育中,学生往往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学校通过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心理韧性。例如,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同时,学校还通过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二、内涵发展:提升特殊教育质量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针对特殊学生的特殊需求,学校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等特点,设置了启音部、启明部、启智部三个教学部,并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不同障碍类型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
特殊教育的核心在于因材施教。学校在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个别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课程中获得发展。例如,在启音部,学校针对听力障碍学生的特点,开设了语言康复、听力训练等课程;在启智部,学校针对智力障碍学生的需求,开设了生活自理、职业技能等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是提升特殊教育质量的关键。学校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修剪指甲》课程中,教师通过直播投屏技术,让学生直观看到操作细节,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此外,学校还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特殊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学校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例如,学校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像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同时,学校还通过开展项目式学习、游戏化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是特殊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学校高度重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通过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成长平台。学校通过职前培训、在职培训、课题引领、技能拓展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学校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等活动,拓宽视野,提升自我。
特殊教育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构建了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学校通过设立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奖项,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学校还通过职称晋升、职务提拔等方式,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教学能力。这些激励机制的构建,有效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提高办学质量
1、办学特色鲜明。学校学生舞蹈节目连续六年在郴州市中小学艺术节荣获一等奖;2018年10月学校学生舞蹈节目分别获湖南省第九届残疾人艺术节金奖和银奖。2018年9月在湖南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上通过学校集训的选手获金牌19枚、银牌6枚、铜牌6枚;2022年11月在湖南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学校选手获金牌4枚、银牌3枚;2019至2024年学生参加郴州市科技体育比赛获一等奖29项、二等奖40项,获湖南省科技体育比赛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学校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奖励800余项。
2、办学成效显著。2022年~2023年学校启音部14人参加高考,7人被本科院校录取,7人被专科院校录取。2020年开始学校连续三届听障职高班毕业生实现100%高质量就业,现共有32名智障毕业生实现就业,智障孩子能实现成批就业,这在全国都是难能可贵的,残障学生的就业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还有利于增加家庭收入,为社会作贡献,彰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三、区域引领:推动特殊教育协同发展
(一)发挥市中心校的引领作用
作为市中心校,积极发挥引领作用,支持县级特殊教育学校提升教育质量。学校通过送教活动、示范课展示、研讨交流等方式,与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学校还积极为县级特殊教育学校提供师资培训、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在区域特殊教育发展中,学校始终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定期组织送教下乡活动,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送到基层学校。例如,学校送教团队走进桂阳县、资兴市等县级特殊教育学校,通过示范课、研讨交流等形式,帮助基层教师提升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通过建立教师交流平台、开展联合教研活动等方式,促进区域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推动融合教育发展
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学校积极推动融合教育的发展,与普通学校开展广泛的合作。学校通过评估送教团队、示范课展示、评估量表等方式,帮助普通学校教师提升融合教育素养,推动融合教育的深入开展。同时,学校还注重与普通学校学生的互动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为特殊学生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融合教育实践中,学校积极探索“普特融合”的新模式。例如,学校与郴州市新飞学校开展合作,通过共同开展主题班会、文艺汇演等活动,让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此外,学校还通过开展融合教育专题培训、组织融合教育研讨会等方式,提升普通学校教师的融合教育意识和能力,推动融合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促进区域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资源的共享是推动特殊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郴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等方式,促进区域教育资源的互补与共建共享。例如,学校承办湖南省特殊教育学校特色与内涵发展研讨会,邀请省内外的特殊教育专家、学者进行交流研讨,分享办学经验,推动区域特殊教育事业的协同发展。
在区域教育资源共享中,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其他学校提供支持。例如,学校通过开放课程资源、共享教学设备等方式,帮助其他学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学校还通过建立区域特殊教育资源库,整合区域内的特殊教育资源,为特殊教育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四、成效与展望
在党建引领下,郴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教育质量大幅提升。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年度领军学校”“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湖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学校还通过“为未成年特殊孩子点亮一盏明灯”系列活动,指导全市8所特校开展德育工作,促进了全市特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发展。学校先后10余次在全国、全省会议上介绍办学特色与经验,有30余批次兄弟省市特教同行来校交流学习,对学校的办学情况和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赞扬和肯定。《科教新报》《现代特殊教育》《教师》《中国教育报》对学校特色进行多次专门报道。
展望未来,郴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领导力和战斗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协同发展。这些成功经验不仅为全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未来特殊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学校还将积极探索特殊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全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郴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廖茂花、刘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