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5-04-29 15:45: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管理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决策能力、团队协作和创新创业能力等职业素养的重要载体。基于OBE理念推进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标准化建设要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要求的关键举措。从课程定位与功能、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成效、教学实施等方面,对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发现,OBE理念下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存在学生管理实践经验不足、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教学方式单一化、实践教学资源匮乏、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未来,需要通过重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师资建设、整合教学资源、完善评价机制提升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成效。
一、重构教学目标
重构教学目标是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一是教学目标要从知识灌输转向能力导向,明确聚焦决策分析、沟通协调、团队领导、创新创业等职业能力培养。二是要紧密对接行业发展趋势和岗位能力需求,突出管理知识的实践价值,帮助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岗位胜任力。三是注重管理学科的基础性与应用性平衡,既要夯实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等基础理论,又要强化课程内容与商业实践、职业发展的衔接。四是实施分层分类目标设计,对具备管理实践经验的学生设置企业诊断、商业计划设计等提升性目标;对基础薄弱学生侧重基础管理工具掌握。五是融入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要素,在目标体系中增加商业伦理、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二、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优化是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一要依据OBE成果导向原则,整合优化管理学原理、管理工具方法、行业实践应用三大知识模块,构建“理论认知-工具掌握-实战演练”的内容体系。二要建立“行业需求-课程模块-能力图谱”联动机制,以典型管理场景(如项目策划、人力资源优化、市场决策)为载体,开发“管理模型-数字化工具-商业仿真”三位一体的教学案例库。三要构建梯度式内容体系:基础层保留管理学通识内容,增加行业典型案例解析(如零售业库存管理中的决策模型);专业层按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等方向设置模块化内容;拓展层开设“创新创业模拟”“商业伦理决策”等实践课程。四要强化情境化教学设计,通过企业诊断报告撰写、商业计划书制作等任务,让学生在解决真实管理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例如设计“初创企业运营成本控制”“连锁门店人效优化”等实训项目,使学生体验管理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创新是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点。一是推行多元化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管理沙盘等沉浸式教学法,构建“理论讲授(20%)+案例研讨(30%)+实践演练(50%)”的黄金比例课堂。二是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通过管理潜能测评建立学习分组,为不同组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三是减少理论记忆性考核,强化商业案例分析、管理方案设计等能力导向型训练。四是深化产教融合模式,邀请企业管理者参与课程设计,开发“企业真实项目进课堂”的活页式教材。例如将市场调研、绩效考核等企业实务转化为教学项目,实现“教室与会议室”的场景贯通。五是构建多维互动课堂,运用“世界咖啡屋”讨论法、管理决策辩论赛等形式提升参与度。六是推进数字化教学转型,运用虚拟商业环境(VBE)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仿真软件等工具,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智慧管理课堂”。
四、完善评价机制
科学评价体系是检验教学改革成效的核心依据,需建立OBE导向的多元评价系统。一是确立职业能力导向的评价维度,从管理知识应用(60%)、团队协作表现(20%)、创新实践成果(20%)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框架,重点考察决策分析、项目执行等职业能力。二是实施多元化评价方式,采用商业计划书路演评审(40%)、模拟经营数据报告(30%)、企业导师实践评价(30%)相结合的方式,引入行业专家参与毕业设计答辩。三是强化过程性评价机制,通过《小组项目进度记录表》《课堂决策模拟评分卡》等工具,动态跟踪学生在管理案例分析、团队任务执行中的成长轨迹。四是加大实践能力考核权重,将企业诊断报告质量、创新创业项目可行性等纳入考核,例如要求学生在模拟公司破产重组项目中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五是建立双向反馈机制,在评价报告中不仅指出“财务报表分析能力待加强”等具体问题,同时提供“建议学习杜邦分析法微课”等改进路径,并将评价结果用于持续改进课程设计。通过构建“能力导向-多元参与-持续改进”的评价体系,有效驱动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螺旋式上升。
五、整合教学资源
优质教学资源是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需构建多元立体的资源支撑体系。一是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包,将企业真实管理案例(如品牌营销策划书、项目管理流程图)转化为教学素材,建设"理论教材+企业文档+操作手册"三位一体资源库。二是深化校企资源共建,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开发《连锁门店运营管理实训手册》《中小企业融资决策案例集》等活页式教材,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同步。三是建设管理类数字化资源平台,开发包含在线案例库(如海尔组织变革专题)、虚拟仿真系统(如企业战略决策沙盘)、微课视频(如SWOT分析操作指南)的云端资源库。四是设计实战化教学项目,将社区商业体调研、小微企业诊断等真实任务引入课堂,例如组织学生为本地商户设计抖音营销方案,在实践中掌握市场分析方法。五是开发分层教学资源包,针对不同基础学生分别提供《管理学基础图解手册》和《商业计划书撰写进阶指南》,增强教学适应性。六是拓展第二课堂资源,通过组织企业参观、举办模拟公司运营大赛等活动,构建"课堂学习-企业实践-竞赛提升"的资源生态。
结束语:
在OBE教育理念下,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应加强创新与实践力度,致力于同步发展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这需要院校制定与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发展契合的教学目标;积极拓展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丰富多元的评价机制,提升实践教学占比,重点发展学生的管理技能、决策分析技能等素养,同步推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项目的实施。高校未来应坚持OBE教学导向,深入推进管理学课程改革工作,致力于构建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为管理学人才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张赵晋、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